黄颡鱼TLR18、TLR19和TLR2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本文选题:黄颡鱼 切入点:TOLL样受体 出处:《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近些年由于大规模和高密度的养殖,其在养殖过程中极易受到细菌性疾病的危害,对黄颡鱼健康养殖造成了严重的影响。TOLL样受体作为模式识别受体家族成员之一,通过识别微生物表面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从而介导细胞信号向下游传递,最终会活化转录因子,促进前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发挥免疫作用。对黄颡鱼TOLL样受体基因分子特征以及免疫应答反应进行研究,探讨其在先天性免疫中的潜在功能,对黄颡鱼疾病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研究以TOLL样受体转录组数据为基础,克隆黄颡鱼Pf_TLR18、Pf_TLR19及Pf_TLR21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 R对Pf_TLR18、Pf_TLR19和Pf_TLR21基因在黄颡鱼各组织以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进行研究,检测灭活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前后3个TLR基因在5个免疫组织中转录水平的变化,以及脂多糖(LPS)、肽聚糖(PGN)和聚胞肌苷酸(Poly(I:C))刺激前后3个TLR基因在黄颡鱼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转录水平的变化。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颡鱼Pf_TLR18、Pf_TLR19和Pf_TLR21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和分析黄颡鱼Pf_TLR18的部分cDNA序列长2254 bp,包含1956 bp的编码区,298 bp的3'非翻译区(UTR),编码651个氨基酸。黄颡鱼Pf_TLR19的部分c DNA序列长2948 bp,包含2262 bp的编码区,418 bp的3'UTR,编码753个氨基酸。黄颡鱼Pf_TLR21的cDNA序列全长3492 bp,包含206 bp的5'UTR,2799 bp的编码区和487 bp的3’UTR,编码931个氨基酸。经BLAST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黄颡鱼Pf_TLR18、Pf_TLR19和Pf_TLR21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均与斑点叉尾洶(Ictalurus punctatus)相似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2.黄颡鱼Pf_TLR18、Pf_TLR19和Pf_TLR21 mRNA在成体组织和早期发育阶段的表达Pf_TLR18、Pf_TLR19和Pf_TLR21 mRNA在黄颡鱼成鱼14个被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脾脏最高,头肾和血液适中,其余较低。黄颡鱼Pf_TLR18、Pf_TLR19和Pf_TLR21 mRNA在早期发育阶段均有表达。从受精卵到囊胚晚期处在一个很高的表达水平,表达量明显高于其它胚胎发育阶段。出膜后,这三个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调趋势。3.灭活嗜水气单胞菌刺激前后黄颡鱼Pf_TLR18、Pf_TLR19和Pf_TLR21mRNA在5个免疫相关组织中表达的变化免疫刺激后,Pf_TLR18、Pf_TLR19和Pf_TLR21 mRNA在脾脏、头肾、中肾、肝脏和血液中均显著上调。黄颡鱼Pf_TLR18最早(12 h)在肝脏中达到峰值。在头肾和中肾中,Pf_TLR18 mRNA在刺激后6 h至48 h内均处在一个较高的表达水平,并分别在48 h和24 h达到峰值。在脾脏中,Pf_TLR18 mRNA表达水平在刺激后12 h至120 h显著上调,72 h后达到峰值。在头肾和中肾中,Pf_TLR19在刺激后24 h至48 h明显上调,48 h后达到最高。在脾脏和肝脏中,Pf_TLR19 mRNA在刺激后均出现少量的下调,但在72 h之后又迅速上升,168 h后达到峰值。在脾脏和肝脏中,黄颡鱼Pf_TLR21 mRNA在刺激后72 h之内基本保持恒定或少量下调,但其在刺激后120 h迅速上调并在此时间点达到峰值。在头肾和中肾中,Pf_TLR21 mRNA分别在免疫后24 h和48 h达到峰值。在血液中,Pf_TLR21 mRNA表达量变化与Pf_TLR18和Pf_TLR19基因相似,它们均在刺激后72 h呈现出显著上调的趋势并在168 h达到峰值。4.LPS、PGN和Poly(I:C)刺激后Pf_TLR18、Pf_TLR19和Pf_TLR21 mRNA在黄颡鱼血液淋巴细胞中表达量的变化在经过LPS、PGN和Poly(I:C)刺激后,黄颡鱼Pf_TLR18、Pf_TLR19和Pf_TLR21 mRN A的表达量均在3 h呈现出显著的上调。经过LPS刺激后,三个基因的表达量在3 h到12 h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尽管在6 h有小幅的下降;经过PGN刺激后的3 h呈现出最高的表达水平,之后虽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在12 h表现为稍高于对照组的水平;经过Poly(I:C)刺激后,它们均在3 h到6 h持续上调,并且在6 h达到最大值,后又在12 h恢复到对照组水平。5.黄颡鱼Pf_TLR18、Pf_TLR19和Pf_TLR21胞外区原核表达成功构建黄颡鱼Pf_TLR18、Pf_TLR19和Pf_TLR21基因胞外区序列重组表达载体,经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出融合蛋白。可溶性检测发现pGEX-LRR18、pGEX-LRR19和p GEX-LRR21融合蛋白以形成包涵体的方式存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91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光锋;李舫;朱明恩;郭闯;;1株黄颡鱼源松鼠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7年02期
2 胡宗云;宋文华;张涛;富丽静;李赫;姚福向;杨培民;;黄颡鱼“红头病”病原菌蜡状芽孢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J];水产学杂志;2016年04期
3 范泽军;邹鹏飞;姚翠鸾;;鱼类Toll样受体及其信号传导的研究进展[J];水生生物学报;2015年01期
4 林克冰;葛辉;林琪;吴建绍;何丽斌;方琼珊;周宸;;斜带石斑鱼TLR5S基因结构及功能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5 李敏;李琪;王启龙;路樝;陈松林;沙珍霞;;斑点叉尾洶TLR5和TLR5S基因在不同病原诱导下的表达特征[J];渔业科学进展;2012年05期
6 陈爱平;刘富林;吴凡修;;2010年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情况与2011年流行趋势分析[J];科学养鱼;2011年04期
7 王秀坤,李家实;细胞信号转导与中药机理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2003年06期
8 张永安,孙宝剑,聂品;鱼类免疫组织和细胞的研究概况[J];水生生物学报;200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墨非;海水鱼类病原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海豚链球菌的致病机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5年
2 宋学宏;嗜水气单胞菌诱导的草鱼肠道炎症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韦友传;斜带石斑鱼TLR1、TLR2和MyD88基因的克隆与免疫应答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4 邱丽梅;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Toll样受体及其信号传递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5 郭焱;重组人卵透明带蛋白3的表达及其在生殖免疫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804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580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