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小兴安岭两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

发布时间:2016-11-15 22:29

  本文关键词:小兴安岭两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林业大学》 2015年

小兴安岭两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

高菲  

【摘要】:原始阔叶红松林和阔叶次生林是小兴安岭林区的两种代表性森林类型,揭示二者土壤有机碳库的大小及周转特征,对了解区域碳循环具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两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和矿化量,用三库一级动力学模型对有机碳各库进行拟合,并探讨了土壤易矿化有机碳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单位质量干土的阔叶次生林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计矿化量均大于原始红松林,但有机碳累计矿化量占总有机碳的比率小于原始红松林。两种森林类型土壤活性碳库和缓效碳库都随土层加深而减小,其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增加。尽管阔叶次生林土壤活性和缓效碳库均大于原始红松林,但其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却都小于原始红松林,而土壤惰性碳库及比例均大于原始红松林,说明阔叶次生林土壤有机碳整体上更稳定。温度升高不仅增加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还可改变土壤有机碳库的大小。土壤活性碳库及其占总有机碳的比例随温度升高而线性增加,缓效碳库则因此而降低。原始红松林土壤活性碳随温度的增速大于阔叶次生林,提示原始红松林土壤有机碳库对温度变化反应更敏感。土壤活性碳库MRT为19~24 d,缓效碳库MRT为7~42 a。土壤活性碳库MRT随土壤层次的加深而缩短,而缓效碳库MRT则随土壤层次的加深而延长。土壤活性碳库MRT对培养温度升高的响应不甚明显,但缓效碳库MRT随培养温度升高而大幅度缩短。阔叶次生林与原始红松林相比,土壤活性碳库、缓效碳库的MRT尚看不出一致的显著性差异。两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培养矿化速率和Cm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在0~5 cm土层随季节推进而减小,在5~10 cm土层未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C1在0~5 cm土层和5~10cm土层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2.92~92.18 mg·kg-1、9.23~32.95 mg·kg-1, C0在0~5 cm土层和5~10 cm土层的变化范围分别为863.92~3957.15 mg·kg-1、434.15~865.79 mg·kg-1,C1和C0均随季节推进而减小。两种森林类型土壤C0/SOC在0~5 cm土层和5~10 cm土层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74%~2.78%、1.11%~1.84%。C0/SOC随季节推进而减小,提示从春季至秋季土壤有机碳总体上趋向稳定。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Cm和Co与原位土壤湿度、热水浸提碳水化合物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原位土壤温度、冷水浸提碳水化合物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分析认为土壤有机碳矿化季节动态受土壤环境因素及活性碳组分等综合作用的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714.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英臣;宋长春;侯翠翠;王宪伟;孙晓新;;氮可利用性对东北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地理科学;2011年12期

2 ZHAO Shan-shan;SUN Jin-bing;CUI Xiao-yang;;Profile distribution and seasonal dynamics of water-extractable carbohydrate in soils under mixed broad-leaved Korean pine forest on Changbai Mountain[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13年03期

3 沈芳芳;袁颖红;樊后保;刘文飞;刘苑秋;;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矿化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2年02期

4 孟静娟;史学军;潘剑君;黄礼辉;雷学成;史学正;孙波;李忠佩;;农业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库大小及周转的影响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9年06期

5 ;Abundance and Dynamics of Soil Labile Carbon Pools Under Different Types of Forest Vegetation[J];Pedosphere;2006年04期

6 杨丽霞,潘剑君;土壤活性有机碳库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燕萍;陈晖;卢向荣;刘炜;;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7期

2 崔志强;汪景宽;李双异;王婷婷;;长期地膜覆盖与不同施肥处理对棕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9期

3 李志军;陈晓光;李剑萍;韩颖娟;陈晓娟;;六盘山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及其与气温降水蒸发量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5期

4 刘燕萍;唐英平;卢茜;高人;;温度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5 王娇月;宋长春;王宪伟;王丽丽;;冻融作用对土壤有机碳库及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J];冰川冻土;2011年02期

6 吴建国;艾丽;朱高;田自强;苌伟;;祁连山北坡云杉林和草甸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影响因素[J];草地学报;2007年01期

7 李晓东;魏龙;张永超;郭丁;李旭东;傅华;;土地利用方式对陇中黄土高原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9年04期

8 郭百雷;周连仁;马献发;孟庆峰;李博;;生物修复对苏打草甸碱土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9 王彦梅;王朋;于立忠;;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转化为人工林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10 赵晶;张军辉;韩士杰;王树堂;王树起;程徐冰;;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姜发艳;孙辉;林波;刘庆;;川西亚高山不同阶段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矿化初步研究[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庆;赵春章;林波;程新颖;尹华军;陈劲松;周非飞;姜发艳;潘新丽;尹春英;;川西亚高山人工云杉林土壤碳库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3 刘庆;赵春章;林波;程新颖;尹华军;陈劲松;周非飞;姜发艳;潘新丽;尹春英;;川西亚高山人工云杉林土壤碳库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A];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龙;黄土高原地膜覆盖栽培玉米的产量与土壤生态效应[D];兰州大学;2011年

2 刘继培;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王义祥;不同经营措施下果园土壤有机碳库特性及固碳潜力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4 吴勇;台湾桤木林草复合细根特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5 王景燕;川南坡地几种退耕模式对土壤抗蚀性及有机质组分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6 丁九敏;雪灾对武夷山毛竹和黄山松林土壤碳氮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王成己;施肥和耕作长期试验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及作物生产力变化的统计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8 李旭东;黄土高原草地与农田系统土壤呼吸及碳平衡[D];兰州大学;2011年

9 周国模;毛竹林生态系统中碳储量、固定及其分配与分布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龚伟;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生态特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欢欢;艾比湖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垂直分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桂林;杉木林地不同更新方式土壤碳氮垂直分布及碳库管理指数[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韩琳;灌溉方式对保护地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剖面分布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4 孔玉华;围封和放牧对辽西北沙化草地植被恢复与土壤肥力提高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5 严晓燕;微咸水滴灌对南疆特色果树根区土壤有机碳、氮组分影响的研究[D];塔里木大学;2011年

6 王肖楠;北京低山地区栓皮栎林与油松林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王明明;8年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玉米—小麦—大豆轮作系统土壤碳固定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8 刘艳丽;添加有机物料后不同微生物对土壤腐殖质形成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9 马境菲;长期施肥和成土母质对红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10 王春燕;不同树龄橡胶人工林土壤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土壤呼吸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立君,吴凤芝;土壤酶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 金会军;王绍令;吕兰芝;于少鹏;;兴安岭多年冻土退化特征[J];地理科学;2009年02期

3 刘满强;陈小云;郭菊花;李辉信;胡锋;;土壤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J];地球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4 高春芬;樊后保;刘文飞;;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大量元素含量与通量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王文兴,丁国安;中国降水酸度和离子浓度的时空分布[J];环境科学研究;1997年02期

6 刘德燕;宋长春;王丽;王丽丽;李英臣;;外源氮输入对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8年12期

7 黄山;芮雯奕;彭现宪;刘武仁;张卫建;;稻田转变为旱地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变化特征[J];环境科学;2009年04期

8 王志明,朱培立,黄东迈,刘海琴;水旱轮作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及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周转特征[J];江苏农业学报;2003年01期

9 吕国红,周广胜,赵先丽,周莉;土壤碳氮与土壤酶相关性研究进展[J];辽宁气象;2005年02期

10 吴建国,张小全,王彦辉,徐德应;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物理组分中有机碳分配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西军;黄庆丰;聂昌伟;刘成彬;;肖坑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氮、磷含量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 刘瑞英;谭胡燕;杨改河;任学敏;王得祥;;辛家山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基本化学性质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王伯荪,黄庆昌;桂西南岩溶地区森林类型及生态平衡[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3期

4 陈祥伟,陈立新,刘伟琦;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氮矿化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5 陈志芳;刘金福;吴则焰;;戴云山不同海拔森林类型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6 鲁顺保;周小奇;芮亦超;陈成榕;徐志红;郭晓敏;;森林类型对土壤有机质、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10期

7 何蓉;杨卫;方波;柴勇;李玉媛;;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南段4种森林类型的林地土壤特性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07年03期

8 黄林;王峰;周立江;黄茹;齐代华;魏刚;;不同森林类型根系分布与土壤性质的关系[J];生态学报;2012年19期

9 游秀花,蒋尔可;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化学性质的比较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0 郭泺,夏北成,倪国祥;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持水能力及其环境效应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谭炳香;李增元;陈尔学;庞勇;;高光谱与多光谱遥感数据的森林类型识别[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2)[C];2005年

2 李世杰;;贵州省东南部地区常见森林类型植物叶片N、P化学计量学特征[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中国西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张玉杰;薛煜;孙家宝;李公滨;董爱荣;;不同的森林类型锈菌种类多样性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4 杨旭东;;贵州省东南部常见森林类型含碳率分析[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中国西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鲁顺保;澳大利亚三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效碳和氮库及相关微生物过程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2 冯益明;空间统计学及其在森林图形与图像处理中应用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4年

3 李霄宇;国家级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及合理布局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乌仁陶格斯;内蒙古典型森林类型土生空团菌生态分布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5 杨子清;生态公益林限制性利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冬云;流溪河小流域三种森林类型对水质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2 杜凌燕;长白山区不同森林类型下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的初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亚锋;几种常见森林类型小气候特征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4 多祎帆;亚热带3种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多样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5 田红灯;喀斯特城市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氮矿化特征[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6 王鹤霖;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类型遥感分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7 王茜;冀北山区不同森林类型水文效应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8 王馨爽;多维度SAR森林及其类型分类识别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9 杨光;松华坝水源区森林类型水源涵养与降雨水质改善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4年

10 陈玉生;三峡库区巴东县区段不同森林类型水文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小兴安岭两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6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76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4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