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璧山区耕地利用效率研究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璧山区耕地利用效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大学》 2015年
重庆市璧山区耕地利用效率研究
张田方
【摘要】:耕地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及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耕地被转化成建设用地,导致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此外,我国农产品需求数量和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和丰富,对耕地资源承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剧了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因此,在保护耕地资源数量的同时,研究耕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耕地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基于宏观统计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05-2012年璧山区耕地利用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2005-2012璧山区耕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基于2012年农户问卷调查资料,对农户微观主体的耕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最后,提出璧山区耕地利用效率优化路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璧山区耕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差异分析表明,璧山区2005-2012年间耕地利用效率总体上呈递减趋势。2012年璧山区耕地利用效率值最低,且区域间差异明显。农民人均收入、耕地复种指数、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对璧山区耕地利用效率具有不同方向和强度的影响。(2)璧山区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现状分析结果显示,农户耕地平均综合效率值为0.546,即实际产出是理想产出的54.6%;六个投入指标冗余量均超过50%,远远超过最佳投入;产出指标值未达到理想产出值的农户占样本总数22.22%。(3)选取劳动力平均年龄、劳动力平均文化水平、家庭人均收入、劳动力投入强度、农业收入比重、耕地破碎度、平坝田比重、复种指数、耕地利用率、农业补贴政策、农技指导情况、新技术采用和新品种采用13个指标进行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平均年龄、平坝田比重、复种指数、耕地利用率、人均收入、农业收入比例6个因素是其主要影响因素。(4)依据因地制宜原则,提出璧山区耕地利用效率优化路径:提高农民素质;实施科技兴农;积极推进耕地流转,促进耕地规模化经营;加大国家扶持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耕地各项投入要素。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21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成刚;孙志军;;我国高校效率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8年03期
2 何蓓蓓;梅艳;刘友兆;蔡成凤;;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性分析——以淮安市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08年12期
3 王秋庭,王先甲;基于最优生产函数的多指标系统的评价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10期
4 林毅夫;;农民增收要有新思路[J];江苏农村经济;2008年06期
5 黄祖辉,陈欣欣;农户粮田规模经营效率:实证分析与若干结论[J];农业经济问题;1998年11期
6 俞滨;;我国粮食安全的困境及其对策——基于山西运城统筹城乡发展视角[J];农村经济;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琢;马才学;;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效率分析——以枣阳市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2 徐理;许倍慎;杜文俊;吴郁玲;;基于PCA-DEA的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效率实证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3 刘歆立;;制约我国土地集中性流转的若干因素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4 罗芳;;农户兼业水平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5 李祥云;;我国高等学校投入产出的效率评估[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6 时悦;;农业生产效率变动分析、分解及调整目标——基于DEA方法的实证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李寅秋;陈超;;细碎化、规模效应与稻农投入产出效率[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刘沛;段建南;王伟;曾敏;;土地利用系统功能分类与评价体系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9 于永建;刘学录;;甘肃省设区市土地集约度时空特征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0年Z1期
10 刘沛;段建南;刘洵;杨君;;城镇化对耕地功能演变的影响——以湖南邵东县为例[J];湖南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巧;合作社对农户生产效益和规模效率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2 张益丰;三农问题视阈中企业领办农业综合性合作社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滕海峰;欠发达地区土地要素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高雷;水稻种植户生产行为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5 王忠林;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王广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及其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韩海彬;中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收敛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姚增福;黑龙江省种粮大户经营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杨朔;陕西省耕地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谢恒星;不同灌溉方式下温室甜瓜生长效应及植株液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喜广;刘朝晖;;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田东平 ,苗玉凤;基于DEA的我国高校科研效率评价[J];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04期
3 黄贤金,尼克·哈瑞柯,鲁尔特·卢本,曲福田;中国农村土地市场运行机理分析[J];江海学刊;2001年02期
4 俞燕山;我国城镇的合理规模及其效率研究[J];经济地理;2000年02期
5 罗罡辉,吴次芳;城市用地效益的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2003年03期
6 蓝海涛;当前我国农业补贴热点问题探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05期
7 尹希果;陈彪;;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基层县乡村治理结构改革[J];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04期
8 付青叶;王征兵;毕玉平;;生物燃料乙醇发展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J];经济问题;2011年05期
9 杨印生,,李树根,郝海;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研究进展[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10 刘亚荣;我国高等学校办学效率评价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伟艳;城乡转型与农地非农化的互动关系[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文敏;农村耕地利用亟待观念创新和科技创新[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2年04期
2 谭文敏;农村耕地利用亟待观念创新和科技创新[J];农村经济;2002年01期
3 宋戈;崔晓伟;雷国平;高志昊;;松嫩平原北部典型地域耕地利用安全评价研究——以齐齐哈尔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1年05期
4 周俊霞;刘淑英;王平;;甘肃省耕地利用效益时空分异特征[J];湖北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5 张建妹;;福建省区域耕地利用存在问题及结构优化的对策[J];北京农业;2012年15期
6 李佳;雷国平;柳杨;徐辉;;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3年03期
7 沈昌发;当前我省耕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1998年08期
8 朱哲;;新疆伊犁地区耕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J];北方园艺;2013年22期
9 赵晓庆;汪应宏;;耕地利用保护的土地伦理维度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J];农业经济;2013年11期
10 李宪文,林培,朱德举;山麓地带耕地利用景观动态分析与质量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力娜;张凤荣;李翰鹏;运向杰;陈荣清;;传统农区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特征分析——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2 冯达;李婷婷;;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益区域差异研究[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冯达;段亚锋;;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研究[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童绍玉;彭海英;;近十年来云南省耕地利用的时空变化[A];2013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陶绍勇;;铜陵市耕地利用状况及培肥治理对策[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宋鄂平;荆青青;宋岚;曾克峰;;武汉市耕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及预测[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C];2006年
7 赵彦锋;孙志英;;20年来南京市耕地数量与耕地利用效益的变化[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8 李武艳;;城市化与耕地利用水平的空间差异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屈瑞洁;邓祥征;崔晓临;;应对气候变化的耕地利用管理策略分析[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10 郝海广;李秀彬;;农户兼业及其对耕地利用的影响——基于内蒙古太仆寺旗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良华;[N];宜兴日报;2009年
2 记者 方家喜;[N];经济参考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庞英;耕地利用效益及其区域差异[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2 刘钦普;基于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的江苏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朴钟相;中韩耕地利用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世怀;耕地利用效益评价[D];西南大学;2008年
2 潘倩红;兰州市农户耕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3 王伟娜;基于系统熵的哈尔滨市耕地利用系统安全评价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4 张宏;重庆市宅基地复垦耕地利用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李赞红;劳动力析出背景下不同区域耕地利用集约度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张田方;重庆市璧山区耕地利用效率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7 赵文晖;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保定市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8 白璐;基于适宜性原理的河南省耕地利用强度分析[D];河南大学;2010年
9 欧小鸥;怀化市农户耕地利用与耕地非农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宋民红;我国耕地利用和保护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璧山区耕地利用效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6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86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