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亚高山不同植被土壤有机碳、氮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8 10:41
【摘要】: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是揭示一个区域碳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碳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而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反映了其抵抗干扰的能力,即反映其“源”或者“汇”的能力。森林土壤氮素与碳之间存在强烈的耦合机制,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平衡状况。因此,探讨土壤有机碳及氮素组分的变化规律,可解释土壤碳氮库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本实验选取川西卧龙自然保护区亚高山阴坡沿海拔依次分布的2730~2761 m落叶阔叶林(BF)、2755~2854 m针阔混交林(TF)、3111~3430 m针叶林(CF)、3517~3564 m灌丛(SF)等四种典型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样方调查和对土壤有机碳及氮素组分及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分析,旨在了解:(1)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组分、氮素等含量随海拔变化规律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2)土壤有机碳、氮素组分在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变化趋势;(3)不同海拔植被类型间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差异。最终揭示川西亚高山森林土壤碳氮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亚高山森林土壤碳氮库预测和评价及碳氮循环的反馈机制提供依据和参考,得到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四种植被类型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97.99 g/kg,土壤有机碳密度为平均为171.04 t/hm2,两者均表现为沿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的变化趋势,其中有机碳含量增幅变化为先快后慢,TF到CF增幅最大达23%,此外,海拔3111 m以上BF、TF及2854 m以下SF的各两种植被类型间差异不显著,但TF分别与CF、SF呈现显著差异。(2)表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平均含量83.41 mg/kg(变幅为59.69-113.89 mg/kg),微生物量碳含量平均为118.96 mg/kg(变幅为82.87~145.19 mg/kg),均随海拔先升高后降低,海拔对其影响显著,TF含量高于其它三种林分。轻组有机碳含量平均为65.58g/kg(变幅为38.17~91.83g/kg、颗粒有机碳含量平均43.18 g/kg(变幅32.24~53.90g/kg)、易氧化有机碳平均含量为34.40 g/kg(变幅26.24~39.91 g/kg),三者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说明活性有机碳来源的类似,分配比例均在30%以上,对土壤有机碳贡献度大,可以作为碳库变化指标,含量与分配比例都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海拔、植被类型、土壤pH是活性有机碳组分的重要影响因素。(3)全氮变幅在5.14~6.18g/kg之间,平均5.45g/kg。碱解氮(432.12 mg/kg)、无机氮(43.59 mg/kg)、可溶性有机氮(13.96 mg/kg).微生物量氮(13.87 mg/kg),总体都随海拔升高呈明显降低趋势,表明海拔是影响氮素组分的重要因素;此外,植被类型、胸径、树干生物量等生物因素对氮素含量影响显著;土壤理化性质也是影响氮素分布的关键因子。(4)微生物量碳氮比受土壤碳氮比影响显著,两者均受海拔、植被类型影响明显,呈现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的变化趋势,表现为BF、TF分别与CF、SF呈现显著差异。微生物量碳氮比、土壤碳氮比与活性有机碳、氮组分在海拔上显著相关,说明碳氮之间交互影响明显;而不同植被间显著性存在差异,说明不同植被下土壤的碳氮耦合响应不同。(5)对四种植被类型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相对稳定性评价结果为:BF植被土壤稳定性最高,SF稳定性最低,依次为SFCFTFBF。说明海拔越高,有机碳稳定性越低,高海拔灌丛生态系统土壤碳活跃度大,在未来气候变暖的条件下,有可能从现在碳“汇”转变为碳“源”。综上:研究区域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大,碳库质量高,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我国重要的碳库储存区,是重要的潜在碳“源”,但其活性有机碳库分配比例偏高,土壤稳定性偏低。以植被(类别、胸径、树干生物量等)为代表的生物因素和以海拔、土壤pH等为代表的非生物因素是影响其含量和分布的重要因子。森林土壤碳氮通过一定的耦合机制相互影响,共同决定森林土壤碳库的变化趋势。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15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丽霞,潘剑君;土壤有机碳动态模型的研究进展(英文)[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3年04期

2 周莉,李保国,周广胜;土壤有机碳的主导影响因子及其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1期

3 张国盛,黄高宝;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潜力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5年02期

4 彭文英;张科利;杨勤科;;退耕还林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影响预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3期

5 朱连奇;朱小立;李秀霞;;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6 邵月红;潘剑君;许信旺;米高奇;;浅谈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估算方法[J];土壤通报;2006年05期

7 赵鑫;宇万太;李建东;姜子绍;;不同经营管理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11期

8 于永强;黄耀;张稳;孙文娟;;华东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格局动态模拟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1期

9 苏艳华;黄耀;;湿地垦殖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模拟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许信旺;潘根兴;汪艳林;曹志宏;;中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及控制因素[J];地理研究;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敏;;中国土壤有机碳研究综述[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2 卢茜;唐英平;高人;尹云锋;马红亮;;温度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吴庆标;王效科;郭然;;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研究进展[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4 王百群;苏以荣;吴金水;;应用稳定性碳同位素研究土壤有机碳的来源构成[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论坛[C];2005年

5 安静;邓波;韩建国;杨富裕;;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秦小光;宁波;殷志强;穆燕;;末次间冰期以来渭南黄土地区土壤有机碳碳库的演变[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7 周莉;周广胜;;中国东北样带土壤有机碳对环境变化响应的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李富山;韩贵琳;唐杨;吴起鑫;;喀斯特地区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氮特征:以贵州普定为例[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9 邱海源;黄志伟;王宪;;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汪青;张平究;;退耕还湿对菜子湖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与质量的影响[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步宣;全球循环与土壤有机碳[N];中国矿业报;2010年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李珍素;人为因素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N];农资导报;2006年

3 李云;中国耕作土壤固碳有潜力[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守才;水土流失对黑土坡耕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2 尤孟阳;黑土母质熟化过程中的土壤有机碳组分与结构变化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3 李慧;东北地区主要旱田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及固碳潜力估算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4 范胜龙;农用地分等中样点布设对表征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尺度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崔鸿侠;神农架巴山冷杉林土壤有机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6 许信旺;不同尺度区域农田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变化[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徐华君;中天山北坡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8 王百群;黄土区侵蚀与干旱环境中土壤有机碳氮的变化与迁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9 王淑平;土壤有机碳和氮的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3年

10 孙艳丽;开封城市土壤有机碳密度、组成及时空变化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林林;山地丘陵区耕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特征分析及预测[D];西南大学;2013年

2 蔚耀洲;温度和水分对山西省地带性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李悦;不同农作管理措施对东北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未来变化的模拟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4 姜航;张广才岭西坡地形因子和保护机制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相对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黄琳琦;森林土壤有机碳氮分布及矿化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刘孝阳;复垦土壤有机碳空间插值及监测样点优化布局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李隽婷;不同施肥和耕作方式对新修梯田土壤水分和碳氮磷动态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8 王莲阁;温度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9 贾会娟;西南丘陵区保护性耕作下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氮相关组分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张洋;浙江凤阳山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矿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78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278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6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