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伐对秦岭山地松栎混交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7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建国,张小全,徐德应;六盘山林区几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的比较[J];植物生态学报;2004年05期
2 柳敏;宇万太;姜子绍;马强;;土壤活性有机碳[J];生态学杂志;2006年11期
3 刘合明;杨志新;刘树庆;;不同粒径土壤活性有机碳测定方法的探讨[J];生态环境;2008年05期
4 沈宏,曹志洪,胡正义;土壤活性有机碳的表征及其生态效应[J];生态学杂志;1999年03期
5 曾从盛;王维奇;徐欢欢;;艾比湖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其对厌氧条件下碳分解的影响[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1年02期
6 张剑;汪思龙;王清奎;刘燕新;;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季节变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年01期
7 向成华;栾军伟;骆宗诗;宫渊波;;川西沿海拔梯度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J];生态学报;2010年04期
8 于建光;李辉信;陈小云;胡锋;;秸秆施用及蚯蚓活动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4期
9 陈晓琳;李忠武;王晓燕;申卫平;张雪;郭旺;张越男;;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区松林生态系统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空间分异规律[J];地理研究;2011年10期
10 卢慧;丛静;薛亚东;杨敬元;陈克龙;李迪强;张于光;;海拔对神农架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郑红;;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研究进展[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曾从盛;王维奇;徐欢欢;;艾比湖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其对厌氧碳分解的影响[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唐国勇;李昆;;干热河谷生态恢复区土壤活性有机碳分配特征[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秋芳;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窦艳星;间伐对秦岭山地松栎混交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董扬红;陕北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酶活性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王颖哲;安太堡矿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李云红;采伐及伐后土地利用对东北温带次生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5 徐侠;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活性有机碳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莫汝静;岷江上游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7 陈瑜;南京市城市林业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分布特征[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张昊楠;徐州石灰岩山地侧柏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沈玉娟;太湖湖滨带不同水份梯度土壤活性有机碳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陈倩;基于牛粪制造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84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784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