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日光温室早春茬番茄品种比较与综合评价

发布时间:2020-11-12 03:43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在我国蔬菜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番茄生产国和消费国,番茄生产成为农民增收和出口创汇的重要途经。本研究以32个番茄品种(20个普通番茄品种和12个樱桃番茄品种)为试材,在北京小汤山地区日光温室早春茬栽培条件下,对32个番茄品种的物候期、植株性状、果实性状、营养品质及风味、产量和抗病性等多个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北京地区早春茬日光温室生产、综合表现好、具有推广价值的优良品种,为早春茬设施番茄新品种栽培和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参试的20个普通番茄中,F-4(百利)、F-12(TLR-04)、F-5(瑞粉882)、F-18(16413)综合评价值排名前四位,适宜在北京地区日光温室早春茬栽培。F-4(百利)综合评价值为0.698,排名第一位;植株田间生长势强,早熟,果实中等(平均单果重118g),果形圆形,果皮厚,品质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62%,糖酸比大(8.32),亩产量高(7949.67 kg),抗病性中等,适宜于北京地区推广种植。此外,F-12(TLR-04)果实中等(125.45 g),果皮薄,亩产量高(8753.11 kg),抗病性强;F-5(瑞粉882)坐果率高(100%),果实大(平均单果重229.84 g),亩产量高(9047.11 kg);F-18(16413)果形扁圆,果肉厚(1.11cm),维生素C含量高(16.23 mg/100g),抗病性强,三个品种可作为北京地区日光温室早春茬栽培搭配品种,选择性栽培。2.在参试的12个樱桃番茄中,M-9(TMR-05)综合评价值最高,为0.612。植株田间生长势强,果形长圆,果实硬度适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5%,可溶性糖量高达到5.11%,风味品质佳,产量高,抗病性好,适合在北京地区日光温室早春茬推广种植。品种M-10(TMY-01)综合评价值为0.503,虽然丰产性不如对照M-1(千禧),但是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0%,可溶性糖量高(4.97%),尤其是果色为橘黄色,且果形好(高圆)、坐果率高(86%),可做为特色品种在北京地区进行推广。
【学位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S641.2;S62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设施番茄生产现状
    1.2 番茄育种研究进展
        1.2.1 番茄产量育种研究进展
        1.2.2 番茄品质育种研究进展
        1.2.3 番茄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1.3 国内设施番茄种业展望
        1.3.1 改进生产措施,提高产量
        1.3.2 加强品种保护力度,创造新种质
        1.3.3 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定向开发品种
        1.3.4 推进信息化管理,提高育种效率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普通番茄品种比较与综合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点
        2.1.2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田间管理
        2.2.3 调查项目及标准
        2.2.4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普通番茄品种的生长发育期
        2.3.2 不同普通番茄品种的植株性状
        2.3.3 不同普通番茄品种的果实性状
        2.3.4 不同普通番茄品种的果实风味及营养成分
        2.3.5 不同普通番茄品种的产量及抗病性
        2.3.6 综合评价
    2.4 小结
第三章 樱桃番茄品种比较与综合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点
        3.1.2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试验设计
        3.2.2 田间管理
        3.2.3 调查项目及标准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樱桃番茄品种的生长发育期
        3.3.2 不同樱桃番茄品种的植株性状
        3.3.3 不同樱桃番茄品种的果实性状
        3.3.4 不同樱桃番茄品种的果实风味及营养成分
        3.3.5 不同樱桃番茄品种的产量及抗病性
        3.3.6 综合评价
    3.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欢欢;许向阳;姜景彬;刘冠;张贺;李景富;;番茄抗黄化曲叶病基因ty-5的分子标记及遗传分析[J];园艺学报;2015年10期

2 刘卫;姚永康;刘士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及其抗性基因研究进展[J];上海农业科技;2015年04期

3 韩泽群;姜波;;加工番茄品质性状的鉴定指标和筛选方法[J];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16期

4 刘微;崔世茂;付崇毅;周睿;高兴颖;褚义红;朱山川;;不同番茄品种幼苗耐低地温能力综合评价[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5 杨晓慧;国艳梅;王孝宣;高建昌;杜永臣;;番茄抗黄化曲叶病基因与基因工程研究最新进展[J];园艺学报;2012年11期

6 徐心诚;;主成分分析法对番茄品种耐弱光性的综合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04期

7 赵统敏;余文贵;赵丽萍;董友磊;陈怀谷;李永灿;杨玛丽;;番茄抗灰霉病育种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学报;2011年05期

8 莫豪葵;;浅析环境因子对番茄生长的影响[J];吉林农业;2011年07期

9 赵磊;;我国番茄制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06期

10 张春奇;查素娥;李红波;;番茄育种研究概况及展望[J];农业科技通讯;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君明;番茄抗灰霉病和晚疫病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多基因辅助选育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黄海生;陕北榆林地区日光温室番茄品种引进与标准化栽培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2 张紫薇;番茄的遗传多样性与杂种优势预测及强优势组合选育[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3 刘博;番茄品种比较试验[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Fadhl Alghurbani;番茄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及遗传效应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5 李纪锁;番茄中番茄红素含量影响因素及遗传的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6 孙保娟;樱桃番茄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80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880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f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