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不同行距与密度配置对棉花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07 06:20
  本试验于2018至2019年在南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进行,以杂交棉中棉所75为材料,通过两因素三水平裂区设计研究了窄(66 cm)、中(76 cm)、宽(86 cm)行距与高(18万株/hm~2)、中(15万株/hm~2)、低(12万株/hm~2)密度配置对棉花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对不同行距与密度配置下棉花主要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光合指标、冠层结构指标、干物质及营养物质的积累与分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棉纤维品质等进行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行距与密度对农艺性状的影响在相同密度条件下,株高随着行距的增加而增高,密度对株高的影响不显著。宽行距的生育期长于窄行距和中行距,早熟指数偏低。棉株的倾斜角度随着行距的增加而增大,而茎粗与密度和行距都成负相关。果枝始节高度随密度和行距的增加而增加,处理间差异显著;始节位和节间长在不同密度间差异显著,而不同行距间差异不显著。行距和密度对果枝数影响不显著,且不存在交互作用。不同行距和密度配置下叶片SPAD值均呈现下层叶>中层叶>上层叶,宽行距高密度配置下叶片SPAD值最大。2、不同行距与密度对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相对于窄行距和宽行... 

【文章来源】:塔里木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行距与密度配置对棉花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各行距处理示意图

密度图,行距,棉花,密度


塔里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结果与分析21图3-1不同行距和密度对棉花株高的影响Fig.3-1EffectsofDifferentRowSpacingandDensityonCottonPlantHeight3.1.3行距和密度对茎粗的影响茎秆的粗壮程度反映了棉花的营养生长状况,茎秆太细影响营养物质向上输送,加重蕾铃脱落,单铃重降低;尤其对于机械采收的棉花,茎秆细弱容易造成倒伏,影响机采棉的采净率。如图3-3所示,各处理的茎粗同棉花株高一样,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而不断增大,各处理都表现出在盛花期之前迅速增长,盛花期之后增速降低;但是到盛铃期茎粗却没有达到最大值,在盛铃期之后还在持续的增加,直至吐絮期达到最大值。中行距低密度的茎粗最大,其值为12.4mm;宽行距高密度的茎粗最小,其值为10.2mm。方差分析显示,密度和行距都显著影响棉花的茎粗,但两个因素间没有互作效应。相同行距下,密度增加,棉花茎秆变细;在相同密度下,随着行距增加茎粗也呈变细趋势,这也是宽行距条件下棉花倾斜角度增大,在浇水后,有风天气容易产生倒伏的原因。

密度图,行距,棉花,密度


塔里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结果与分析22图3-2不同行距和密度对棉花茎粗的影响Fig.3-2EffectsofDifferentRowSpacingandDensityonCottonStemThickness3.1.4行距和密度对棉株倾斜角度的影响倾斜角度指棉花偏离垂直方向的角度,能够反映棉花株距和行距的适配程度。如图3-3所示,棉株向行间的倾斜程度随着行距的增加而增大,方差分析表明,宽行距和中行距有显著差异,中行距和窄行距没有显著差异;高密度和中密度有显著差异,中低密度间无差异,但行距与密度对棉株倾斜角度交互作用不显著。相同行距条件下,不同密度的倾斜角度排序是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相同密度下,各行距的倾斜角度排序为宽行距>中行距>窄行距。棉株倾斜角度最大的为宽行距高密度A3B3组合,是14.3度;倾斜角度次之为宽行距中密度,值是13.1度;最小的为窄行距低密度处理是7.55度。


本文编号:2902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902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f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