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稻曲菌素A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生物活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29 10:25
  稻曲菌素(Ustiloxins)是稻曲病菌产生的一种环肽类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抑制细胞有丝分裂的毒理活性,对动植物产生严重的毒害作用。迄今为止,从稻曲病菌中分离并鉴定了7种稻曲菌素,分别为稻曲菌素A、B、C、D、E、F、G,其中稻曲菌素A(Ust A)为主要成分。鉴于Ust A污染的普遍性和危害性,针对它的污染风险评估、毒理研究以及控制方法开发等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至今尚无可行的Ust A的全合成工艺,Ust A的来源严重受限,阻碍了对Ust A的深入研究。本研究以染病稻穗上的稻曲球为原料,开发了基于大孔吸附树脂联用高速逆流色谱大量制备Ust A的工艺;并对提取的Ust A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主要结果如下:(1)优化了稻曲球中Ust A的提取条件,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液为5%的甲酸水溶液、25℃、料液比为1:20。(2)优化了Ust A的分离方法。本研究首先比较了5种大孔吸附树脂对Ust A的分离效果,发现大孔树脂XAD-4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在样品液pH 7.0,吸附7 h,40%甲醇溶液(含0.1%三氟乙酸)洗脱条件下,可使大孔吸附树脂XAD-4的分离效果最佳,分离量达到296.2... 

【文章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稻曲菌素A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生物活性分析


稻曲菌素A、B、C、D、G、F的化学结构式Fig.1-1StructuresofUstA,B,C,D,GandF

标准曲线,标准曲线,试剂


稻曲菌素素A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生物活性分析203结果与分析3.1UstA检测方法的建立为能精确定量样品中的UstA,本研究首先建立了UstA的HPLC检测方法,经过对液相色谱条件进行优化,最终选择20%甲醇水溶液等梯度洗脱,流速0.5mL/min,254nm检测,该色谱条件下UstA保留时间为15.03min。将UstA稀释为0μg/mL、11.125μg/mL、22.25μg/mL、44.5μg/mL、89μg/mL、178μg/mL共5个浓度梯度,利用HPLC检测,以保留时间在15.03min的峰面积作为纵坐标,对应标样的浓度作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如图3-1所示,标准曲线R2为0.9991,线性拟合效果较好,说明该标准曲线准确度较高,该方法可以用于样品中UstA的检测。图3-1UstAHPLC标准曲线线Fig.3-1HPLCStandardcurveofUstA3.2提取方法优化结果3.2.1提取试剂筛选结果本研究选取了6种实验室常用提取试剂(图3-2),分别代表酸性、碱性、中性溶液,以及强极性、弱极性有机试剂,并分别检测其对稻曲球粉末中UstA的提取能力。提取实验结果表明,UstA水溶性较好,在水中加入1%不同性质的有机试剂,都可以将UstA提取出来。如图3-2所示,1%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提取效果最差,进一步验证了UstA是一种酸性物质。同时由图可见,加入甲酸的水溶液对UstA的提取效率最高,达到了584.76μg/mL(图3-2),因此综合成本与提取效率,选用甲酸水作为UstA的提取试剂。

对比图,专业学位,试剂,农业大学


不同试剂提取效果对比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稻曲菌素研究进展[J]. 吕仕琼,刘浩,赵江林,阴春晖,周立刚.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4)
[2]我国水稻稻曲病的研究现状[J]. 夏宝远,王林.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01)
[3]水稻稻曲病防治适期及策略初探[J]. 许美良,陈永兵,周有铭,金再欣.  浙江农业学报. 2005(03)
[4]水稻稻曲病控制技术研究[J]. 刘永锋,陈志谊,陆凡,刘邮洲.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4(03)
[5]稻曲病菌毒素的活性测定、抗体制备与细胞定位[J]. 陈美军,胡东维,徐颖.  实验生物学报. 2004(04)
[6]植物环肽的薄层化学识别新方法及其在植物化学研究中的应用[J]. 周俊,谭宁华.  科学通报. 2000(10)
[7]稻曲病病情分级标准的研究和应用[J]. 唐春生,高家樟,曹国平,黄守行,刘二明,刘承龙,谢伟,罗学义,肖青.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02)
[8]稻曲病菌毒素研究初报[J]. 王疏,刘晓舟,白元俊,邵雪,褚茗莉,朱茂山.  辽宁农业科学. 1995(01)
[9]稻曲病病粒对鸡和兔的毒性[J]. 高峻.  植物保护. 1987(03)

博士论文
[1]稻曲球中稻绿核菌素及其制备、检测分析与生物活性[D]. 孙伟波.中国农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945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945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d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