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灌水模式对内陆干旱草原区豆禾混播人工草地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的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30 22:03
  内陆干旱草原区水资源匮乏,天然草地牧草产量低和草原植被群落退化日趋加重等问题严重限制着当地畜牧业和生态环境的循环发展,建植人工草地是提高内陆干旱草原区草地生产力和保障土壤环境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于2018-2019年在具有典型干旱气候的酒泉市肃州区铧尖乡试验基地展开。试验采用完全区组设计,设置7种灌水模式和2种种植方式,试验共1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通过探究不同灌水模式和种植方式对人工草地干物质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的影响,旨在获得适宜于西北内陆干旱草原区草地高产、优质和节水的管理模式。得到如下结论:(1)不同灌水模式下,草地土壤含水量随灌水下限的提高而增大,两个生长季节中,CK处理的平均含水率均高于其他灌水处理,A4处理灌水量最少,土壤含水率最低。在建植期和返青期,不同处理之间土壤含水率无明显规律,但均表现为深层土壤含水率较高。拔节期水分调控各处理土壤含水率差异显著,灌水下限高处理的土壤含水率显著高于灌水下限低的处理,抽穗期A1、A2和A3处理的土壤含水率较拔节期明显增高。同一处理下,含水量随土层深度逐渐增大,受灌水和降雨影响,各处理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波动较... 

【文章来源】: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灌水模式对内陆干旱草原区豆禾混播人工草地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的效应研究


技术路线图

降雨量,温度,气温


灌水模式对内陆干旱草原区豆禾混播人工草地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的效应研究13第三章不同灌水模式和种植方式对草地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3.1试验期间的气象状况试验期间,2018年试验地的总降雨量为85.16mm,其中有效的降雨量(大于5mm)为35.70mm,试验期间的最高气温为37.1℃,最低气温为-1.57℃,平均气温为19.72℃。2019年的总降雨量为121mm,其中有效总降雨量为79.71mm,三茬牧草生育期内的有效降雨量分别为17.26mm、55.72mm和6.73mm。试验期间的最高气温为37.42℃,最低气温-2.63℃,平均气温为18.97℃。图3.12018年和2019年试验期间降雨量和温度Fig3.1Rainfallandtemperatureduringthe2018and2019trials

土壤图,含水率,土壤,单播


灌水模式对内陆干旱草原区豆禾混播人工草地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的效应研究17图3.22018年单播草地不同处理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变化Fig3.2Changesofsoilwatercontentindifferenttreatmentgrowthstagesofunicastgrasslandin2018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变量之间差异显著(Duncan,P<0.05)。下同。Note:Differentsmalllettersindicate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variables(Duncan,P<0.05).Thesamebelow.混播草地各处理中,牧草建植期,土壤含水率随着土壤深度逐渐增大,灌水下限高的处理土壤含水率高于水分调控下限低的处理。各处理0-40cm土层的含水率无明显变化规律,除CK处理外,其他各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40-8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80-120cm土壤含水率中,A4处理土壤含水率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其他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牧草拔节期,0-60cm土层中,各处理土壤含水率之间差异明显,其中灌水下限高的CK、A3和A6处理的土壤含水率高于其他各处理,CK处理土壤含水率平均值为19.08%,灌水量最低的A1和A4处理分别为16.40%和15.13%。60-120cm土层中80-100cm土层中A2处理土壤含水率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外,其他土层和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灌水对各处理同层土壤的含水率无明显影响。抽穗期各处理土壤含水率随灌水量增大而逐渐增高,复水补偿后的A1、A2和A3处理与CK处理之间含土壤含水率无显著差异。尤其在0-60cm土层中,土壤含水率差异明显,抽穗期灌水下限低的A4、A5和A6处理土壤含水率小于CK、A1、A2和A3处理。60-120cm土层中,各处理同层含水率之间无显著差异。初花期土壤含水率较初始有所降低,0-60cm的平均含水率为15.86%,60-120cm各处理的土壤含水率为26.35%,0-60cm土层含水率下降明显,60-120cm土层含水率较抽穗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禾豆组合与间作方式对牧草产量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J]. 张永亮,张丽娟,于铁峰,潘东.  草地学报. 2019(05)
[2]西北旱区水文水资源科技进展与发展趋势[J]. 黄强,孟二浩.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9(03)
[3]施肥对高寒荒漠草原区混播人工草地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J]. 张学梅,马千虎,张子龙,王自奎,杨惠敏,沈禹颖.  中国农业科学. 2019(08)
[4]水氮供应对地下滴灌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 胡伟,张亚红,李鹏,王小菊,张鹏,何毅,康馨匀.  草业学报. 2019(02)
[5]论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 陈伟生,关龙,黄瑞林,张淼洁,刘红南,胡永灵,印遇龙.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02)
[6]黄淮海北片麦田微喷灌水量对土壤贮水耗水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亢秀丽,靖华,马爱平,王裕智,崔欢虎.  水土保持学报. 2019(01)
[7]北方寒区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混播比例和刈割时期对青贮品质的影响[J]. 邝肖,季婧,梁文学,崔国文,冀国旭,崔新,刘建,胡国富.  草业学报. 2018(12)
[8]西北荒漠灌区紫花苜蓿产量和营养品质对水肥调控的响应[J]. 马彦麟,齐广平,汪精海,康燕霞,史晓巍,贾涪钧,栗志.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8(06)
[9]西北旱区喷灌条件下紫花苜蓿生长特征与品质指标的关系[J]. 李岩,苏德荣,李宏韬.  草业学报. 2018(10)
[10]混播种类和群体结构对豆禾牧草混播系统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 朱亚琼,关正翾,郑伟,王祥.  草业学报. 2018(10)

博士论文
[1]氮素添加对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种间关系及氮素平衡的影响[D]. 谢开云.中国农业大学 2015
[2]干旱区水资源特征及其合理开发模式研究[D]. 赵宝峰.长安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高寒地区一年生禾本科-豆科人工草地混播模式及产量形成机制研究[D]. 马妍琪.兰州大学 2019
[2]人工草地对半干旱区农田土壤质量改善及水分效应研究[D]. 崔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3]高寒荒漠草原区燕麦单播与燕麦/箭筈豌豆混播草地产量和水氮利用研究[D]. 张学梅.兰州大学 2019
[4]水分调控对荒漠灌区地下滴灌紫花苜蓿产量、品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D]. 马彦麟.甘肃农业大学 2018
[5]轻小型喷灌机施入条件下河西走廊春小麦水肥耦合效应研究[D]. 朱忠锐.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
[6]豆禾混播草地氮素利用效率及混播优势的测度[D]. 朱亚琼.新疆农业大学 2017
[7]水氮耦合对无芒雀麦产量形成和生理特性的影响[D]. 徐舶.内蒙古民族大学 2015
[8]水肥调控对无芒雀麦产量及品质特性的影响[D]. 罗凤敏.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
[9]西藏高寒牧区人工牧草需水规律及灌溉管理决策研究[D]. 赵世昌.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
[10]低压喷灌对冬小麦节水省肥及增产效应研究[D]. 王科.河南农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48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948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f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