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四川省玉米遗传改良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06 04:13
四川省是玉米生产大省,以21世纪初(2001-2015年,2015年以初审品种为准)四川省审定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以其在区域试验中的数据资料为基础,综合分析其遗传改良效果,对充分了解四川省玉米育种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此,本文主要研究分析21世纪初四川省审定玉米品种的数量分布、第一育成单位构成情况、品种产量及产量性状表现、品质和抗性的改良效果等,同时还为四川省今后玉米新品种的遗传改良工作提出建议。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1-2015年,四川省的玉米育种工作发展迅速,为四川省玉米生产和种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期间,四川省共审定玉米品种301个,其中平丘组品种189个,山区组品种75个,特用玉米品种37个;四川自育品种259个,外省品种42个;科研院所育成品种数超过种子企业,但十二期间种子企业育成的品种数与科研院所基本持平。共有123个第一育成单位,其中省内单位90个,省外单位33个,第一育成单位数量科研院所超过种子企业,但在十二五期间种子企业超越科研单位。可见21世纪初四川省内单位尤其是科研院所依然是玉米新品种选育的主体,但从十二五开始,种子企业逐渐成为四川...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玉米的重要性
1.2 玉米生产现状
1.2.1 国内外玉米产量和种植情况
1.2.2 四川省玉米产量、需求和种植情况
1.3 四川省玉米育种的发展历程
1.3.1 二十世纪30至40年代——早期玉米品种引进和选育
1.3.2 二十世纪50年代——地方品种的评选、品种间杂交及顶交种的选育
1.3.3 二十世纪60至70年代——雄性不育系、双交和单交种的研究
1.3.4 二十世纪80年代初——玉米品种区域化选育
1.3.5 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玉米育种遗传研究的全面发展阶段
1.3.5.1 重要品种引领全省科研动向
1.3.5.2 审定品种数量大幅上升
1.4 四川省玉米育种发展趋势
1.4.1 通过遗传改良实现高产育种
1.4.2 利用抗逆性育种实现玉米增产
1.4.3 推广品质育种
1.5 基于区域试验数据资料研究玉米育种成就和遗传改良的概况
1.5.1 品种审定数量及育成单位的简单统计
1.5.2 品种产量及产量性状改良效果的分析
1.5.3 品质改良状况的分析
1.5.4 品种抗性状况改良效果的分析
2 立题依据
3 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案
4.1 数据来源
4.2 分析内容及方法
4.2.1 审定品种数及育成单位
4.2.2 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改良效果分析
4.2.3 品质性状改良效果分析
4.2.4 抗性改良效果分析
5 结果与分析
5.1 21世纪初四川省玉米审定概况
5.1.1 审定玉米品种数量分析
5.1.2 审定品种结构来源分析
5.1.3 育成单位组成及变化趋势分析
5.2 产量变化趋势
5.2.1 平丘组品种产量分析
5.2.2 山区组品种产量分析
5.3 产量与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5.3.1 平丘组品种产量与产量相关性状间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5.3.1.1 产量相关性状变化情况
5.3.1.2 相关和通径分析
5.3.2 山区组品种产量与产量相关性状间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5.3.2.1 产量相关性状变化情况
5.3.2.2 相关和通径分析
5.4 品质性状改良效果分析
5.4.1 饲用品质改良情况
5.4.2 营养品质改良情况
5.4.3 加工品质改良情况
5.4.4 商品品质改良情况
5.5 抗性改良效果分析
5.6 特用玉米育种成就分析
6 讨论与结论
6.1 审定品种数量及育成单位结构变化趋势
6.1.1 审定品种数量结构分布规律
6.1.2 育成单位变化趋势
6.2 产量及相关性状改良进展
6.3 品质现状
6.4 抗性状况
6.5 四川今后玉米育种策略探讨
6.5.1 育种目标方向
6.5.1.1 以高产为目标,重视关键因子对产量的贡献作用
6.5.1.2 重视品质育种和抗性育种
6.5.1.3 以市场为导向重视特用玉米发展潜力
6.5.2 育种主体
6.5.2.1 加强种子公司的主体地位
6.5.2.2 提高科研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和流动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浙江省2000-2013年甜玉米审定品种主要性状分析及育种对策探讨[J]. 吕桂华,徐秀红,陈坚剑,卢华兵,郭国锦. 浙江农业科学. 2013(10)
[2]吉林省2002~2009年审定水稻品种的主要性状分析及今后的育种策略[J]. 郭桂珍,邱志刚,张奎林,宋国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2(11)
[3]从区域试验论广西玉米新品种育种[J]. 时成俏,覃永嫒,王兵伟,黄安霞,覃德斌,覃嘉明,郑加兴,秦洪波. 西南农业学报. 2012(05)
[4]当前玉米育种的发展趋势[J]. 宋维民,丰光. 种子世界. 2012(10)
[5]四川玉米浅丘组合与山区组合产量结构差异比较分析[J]. 陈勇. 安徽农业科学. 2012(21)
[6]我国玉米育种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J]. 施骥,李宁. 农业科技通讯. 2012(05)
[7]基于1998—2007年重庆市山区玉米区域试验分析玉米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增益[J]. 蒲云升,易陈红,邹小红,杨必安. 现代农业科技. 2012(05)
[8]中国玉米生产形势和发展策略[J]. 佟屏亚. 农业科技通讯. 2011(09)
[9]2005—2009年江西省审定水稻品种育种和产量水平分析[J]. 束爱萍,温闵赟,余丽琴,黎毛毛,刘增兵,陈大洲. 现代农业科技. 2011(08)
[10]山东省区试小麦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赵倩,姜鸿明,孙美芝,李林志,辛庆国. 中国农学通报. 2011(07)
博士论文
[1]玉米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与育种研究[D]. 柯永培.四川大学 2006
[2]一九八一至二000年四川玉米育成品种主要性状改良效果研究[D]. 赵世勇.四川农业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正红玉米杂交种(组合)综合评价及其产量构成优势因素分析[D]. 邹生铧.四川农业大学 2014
[2]玉米区域试验分析模型与方法的研究[D]. 陈就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3]二十年来河南省玉米品种利用研究[D]. 雒峰.河南农业大学 2009
[4]近20年吉林省玉米品种的综合分析[D]. 岳尧海.河南农业大学 2009
[5]西南及四川区试玉米组合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育种对策探讨[D]. 陈发波.四川农业大学 2007
[6]四川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的群体结构与密肥优化方案研究[D]. 喻晓坪.四川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25046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玉米的重要性
1.2 玉米生产现状
1.2.1 国内外玉米产量和种植情况
1.2.2 四川省玉米产量、需求和种植情况
1.3 四川省玉米育种的发展历程
1.3.1 二十世纪30至40年代——早期玉米品种引进和选育
1.3.2 二十世纪50年代——地方品种的评选、品种间杂交及顶交种的选育
1.3.3 二十世纪60至70年代——雄性不育系、双交和单交种的研究
1.3.4 二十世纪80年代初——玉米品种区域化选育
1.3.5 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玉米育种遗传研究的全面发展阶段
1.3.5.1 重要品种引领全省科研动向
1.3.5.2 审定品种数量大幅上升
1.4 四川省玉米育种发展趋势
1.4.1 通过遗传改良实现高产育种
1.4.2 利用抗逆性育种实现玉米增产
1.4.3 推广品质育种
1.5 基于区域试验数据资料研究玉米育种成就和遗传改良的概况
1.5.1 品种审定数量及育成单位的简单统计
1.5.2 品种产量及产量性状改良效果的分析
1.5.3 品质改良状况的分析
1.5.4 品种抗性状况改良效果的分析
2 立题依据
3 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案
4.1 数据来源
4.2 分析内容及方法
4.2.1 审定品种数及育成单位
4.2.2 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改良效果分析
4.2.3 品质性状改良效果分析
4.2.4 抗性改良效果分析
5 结果与分析
5.1 21世纪初四川省玉米审定概况
5.1.1 审定玉米品种数量分析
5.1.2 审定品种结构来源分析
5.1.3 育成单位组成及变化趋势分析
5.2 产量变化趋势
5.2.1 平丘组品种产量分析
5.2.2 山区组品种产量分析
5.3 产量与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5.3.1 平丘组品种产量与产量相关性状间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5.3.1.1 产量相关性状变化情况
5.3.1.2 相关和通径分析
5.3.2 山区组品种产量与产量相关性状间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5.3.2.1 产量相关性状变化情况
5.3.2.2 相关和通径分析
5.4 品质性状改良效果分析
5.4.1 饲用品质改良情况
5.4.2 营养品质改良情况
5.4.3 加工品质改良情况
5.4.4 商品品质改良情况
5.5 抗性改良效果分析
5.6 特用玉米育种成就分析
6 讨论与结论
6.1 审定品种数量及育成单位结构变化趋势
6.1.1 审定品种数量结构分布规律
6.1.2 育成单位变化趋势
6.2 产量及相关性状改良进展
6.3 品质现状
6.4 抗性状况
6.5 四川今后玉米育种策略探讨
6.5.1 育种目标方向
6.5.1.1 以高产为目标,重视关键因子对产量的贡献作用
6.5.1.2 重视品质育种和抗性育种
6.5.1.3 以市场为导向重视特用玉米发展潜力
6.5.2 育种主体
6.5.2.1 加强种子公司的主体地位
6.5.2.2 提高科研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和流动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浙江省2000-2013年甜玉米审定品种主要性状分析及育种对策探讨[J]. 吕桂华,徐秀红,陈坚剑,卢华兵,郭国锦. 浙江农业科学. 2013(10)
[2]吉林省2002~2009年审定水稻品种的主要性状分析及今后的育种策略[J]. 郭桂珍,邱志刚,张奎林,宋国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2(11)
[3]从区域试验论广西玉米新品种育种[J]. 时成俏,覃永嫒,王兵伟,黄安霞,覃德斌,覃嘉明,郑加兴,秦洪波. 西南农业学报. 2012(05)
[4]当前玉米育种的发展趋势[J]. 宋维民,丰光. 种子世界. 2012(10)
[5]四川玉米浅丘组合与山区组合产量结构差异比较分析[J]. 陈勇. 安徽农业科学. 2012(21)
[6]我国玉米育种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J]. 施骥,李宁. 农业科技通讯. 2012(05)
[7]基于1998—2007年重庆市山区玉米区域试验分析玉米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增益[J]. 蒲云升,易陈红,邹小红,杨必安. 现代农业科技. 2012(05)
[8]中国玉米生产形势和发展策略[J]. 佟屏亚. 农业科技通讯. 2011(09)
[9]2005—2009年江西省审定水稻品种育种和产量水平分析[J]. 束爱萍,温闵赟,余丽琴,黎毛毛,刘增兵,陈大洲. 现代农业科技. 2011(08)
[10]山东省区试小麦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赵倩,姜鸿明,孙美芝,李林志,辛庆国. 中国农学通报. 2011(07)
博士论文
[1]玉米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与育种研究[D]. 柯永培.四川大学 2006
[2]一九八一至二000年四川玉米育成品种主要性状改良效果研究[D]. 赵世勇.四川农业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正红玉米杂交种(组合)综合评价及其产量构成优势因素分析[D]. 邹生铧.四川农业大学 2014
[2]玉米区域试验分析模型与方法的研究[D]. 陈就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3]二十年来河南省玉米品种利用研究[D]. 雒峰.河南农业大学 2009
[4]近20年吉林省玉米品种的综合分析[D]. 岳尧海.河南农业大学 2009
[5]西南及四川区试玉米组合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育种对策探讨[D]. 陈发波.四川农业大学 2007
[6]四川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的群体结构与密肥优化方案研究[D]. 喻晓坪.四川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250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325046.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