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玉米叶型相关性状QTL定位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26 19:30
  玉米(Zea mays L.)叶片是玉米进行光合作用最基本的营养器官,叶片的形态结构不仅能够影响玉米光合作用的效率,同时也是玉米株型的重要指标之一,玉米叶型的基本参数由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夹角构成,因此研究玉米叶型相关性状的遗传机理有着非常重要现实意义。但叶型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十分复杂,属于受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力较低,且容易受环境影响。本研究以具有高重组频率的玉米IBM Syn10 DH群体为基础材料,以玉米叶型相关性状为目标性状,在已构建的Binmap遗传连锁图谱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构建一张新的Binmap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对崇州、西双版纳和哈尔滨两年三点的表型性状进行QTL初步定位,为株型相关性状QIL精细定位和玉米株型改良改良育种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其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将2013年在云南西双版纳和2014年在四川崇州、黑龙江哈尔滨三点收集的IBM Syn10 DH群体表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家系叶型相关性状在区组间差异不显著,环境间差异显著,家系间、家系×环境互做差异水平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叶型相关性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玉米叶型相关性状研究的重要性
    1.2 玉米叶型相关性状研究进展
        1.2.1 叶型相关性状的经典数量遗传学研究进展
        1.2.2 叶型相关性状的QTL研究进展
    1.3 QTL作图原理与方法
        1.3.1 QTL定位原理
        1.3.2 QTL定位方法
    1.4 QTL作图群体
        1.4.1 初级作物群体
        1.4.2 次级作图群体
        1.4.3 高级作图群体
        1.4.4 玉米IBM群体研究进展
    1.5 分子标记的类型
        1.5.1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1.5.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
        1.5.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1.5.4 简单重复序列(SSR)
        1.5.5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 技术路线
4 材料与方法
    4.1 实验材料及田间试验
    4.2 表型统计分析
    4.3 Binmap连锁图谱构建
    4.4 QTL定位
5 结果与分析
    5.1 表型分析
        5.1.1 表型统计分析
        5.1.2 相关性分析
    5.2 Binmap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5.3 QTL定位结果分析
        5.3.1 叶长
        5.3.2 叶宽
        5.3.3 叶面积
        5.3.4 叶夹角
6 讨论
    6.1 IBM群体定位的可行性
    6.2 叶型相关性状之间的遗传关系
    6.3 叶型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6.3.1 叶长
        6.3.2 叶宽
        6.3.3 叶面积
        6.3.4 叶夹角
        6.3.5 上位性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甜玉米穗位叶面积QTL定位[J]. 张姿丽,蒋锋,刘鹏飞,陈青春,张媛,王晓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14(07)
[2]回交自交系(BIL)群体4对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方法的建立[J]. 王金社,赵团结,盖钧镒.  作物学报. 2013(02)
[3]甘蓝型油菜DH群体苗期抗旱性的评价[J]. 李真,梅淑芳,梅忠,刘芳,周广生,吴江生.  作物学报. 2012(11)
[4]国内玉米市场分析[J]. 马文峰,蔡顺峰.  粮食加工. 2011(06)
[5]水稻DH群体盐胁迫下苗高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遗传分析[J]. 苏展,程海涛,郭玉华,曹宏,张伟伟,付飞.  华北农学报. 2011(03)
[6]利用永久F2群体在不同光周期环境下定位玉米株高QTL[J]. 王翠玲,孙朝辉,库丽霞,王铁固,陈彦惠.  作物学报. 2011(02)
[7]玉米SSR连锁图谱构建及叶面积的QTL定位[J]. 刘建超,褚群,蔡红光,米国华,陈范骏.  遗传. 2010(06)
[8]利用CSSL和BIL群体分析稻米垩白率QTL及互作效应[J]. 周立军,刘喜,江玲,郑蕾娜,陈亮明,刘世家,翟虎渠,万建民.  中国农业科学. 2009(04)
[9]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情况及应用[J]. 郑磊,霍金龙,马芳菲,曾养志.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9(01)
[10]数量性状基因的完备区间作图方法[J]. 王建康.  作物学报. 2009(02)

博士论文
[1]水稻第6染色体短臂产量性状QTL的分解与遗传验证[D]. 杜景红.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硕士论文
[1]Gd2+胁迫对小麦苗期生长性状的影响及其QTL定位[D]. 董肖昌.山东农业大学 2012
[2]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稻瘟病抗性和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初步定位[D]. 董巍.华中农业大学 2010
[3]玉米RILs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分析及QTL定位[D]. 李庭锋.东北农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20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520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b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