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IBDV B87株及BC6/85株感染SPF鸡后病毒在机体内的动态分布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4 11:15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损伤36周龄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IBD自被发现报道以来,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其作为一种严重危害养禽业发展的传染病而备受关注。目前预防和控制IBD的主要措施是进行疫苗免疫,而研究病毒在鸡体内的分布情况与增殖规律是阐明病毒致病机理和免疫机理的重要基础,因此需建立一种准确可靠的方法研究IBDV强毒和弱毒在感染鸡体内的动态分布情况,以探究IBDV不同毒株的致病情况,同时为进一步合理、有效利用疫苗预防IBD提供依据。本研究首先根据弱毒B87 E6和强毒BC6/85的基因差异区分别设计合成弱毒B87 E6的探针P1、强毒BC6/85的探针P2,参照文献合成的IBDV的TaqMan-MGB通用探针PN。继而优化荧光定量RT-PCR的反应条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的检测以及标准曲线的建立。结果显示,探针P1和P2灵敏度结果分别为:B87毒的探针P1可检测5个ELD... 

【文章来源】: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北京市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引言
    1.1 传染性法氏囊病概述
    1.2 IBDV的基本特征
        1.2.1 IBDV的分类和形态
        1.2.2 IBDV的基因组结构
        1.2.3 IBDV的蛋白及其功能
        1.2.4 IBDV的血清型
        1.2.5 IBDV的理化特征
    1.3 IBDV的致病机制及在感染鸡体内的分布
        1.3.1 IBDV的致病机制
        1.3.2 IBDV在感染鸡体内的分布
    1.4 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与研究应用
        1.4.1 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与优点
        1.4.2 荧光定量PCR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IBDV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实验材料
        2.1.1 标准种毒
        2.1.2 实验动物
        2.1.3 主要试剂与材料
        2.1.4 所用溶液及配制方法(见附录 1)
        2.1.5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引物设计
        2.2.2 模板制备
        2.2.3 荧光定量RT-PCR引物的鉴定
        2.2.4 探针PN荧光定量RT- PCR反应标准品的制备
        2.2.5 探针灵敏度和特异性的验证
    2.3 结果
        2.3.1 荧光定量RT-PCR引物的鉴定结果
        2.3.2 灵敏度检测结果
        2.3.3 特异性检测的结果
        2.3.4 探针P_N标准曲线的建立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IBDV强、弱毒株感染SPF鸡后其病毒基因拷贝数在不同组织内的动态分析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种毒
        3.1.2 实验动物
        3.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3.1.4 SPF鸡的分组及接种处理
        3.1.5 组织样品的处理
        3.1.6 核酸的提取
    3.2 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方法
    3.3 结果
        3.3.1 探针PN检测实验组 1~3 不同组织间IBDV基因拷贝量的动态分布
        3.3.2 实验组 1~3 不同时间同一组织内IBDV基因拷贝量的动态分布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IBDV B87株及BC6/85 株感染SPF鸡后病毒在机体内的动态分布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种毒
        4.1.2 实验动物
        4.1.3 试剂与仪器
        4.1.4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4.1.5 组织样品的处理
        4.1.6 IBDV基因组RNA的提取
        4.1.7 合成cDNA
        4.1.8 荧光定量RT- PCR反应
    4.2 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方法
    4.3 结果
        4.3.1 实验组 1~6 组织样品检测的Ct值结果
        4.3.2 各个组织样品检测的Ct值结果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所用溶液及其配制
    附录2 目的基因的测序结果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IBDV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J]. 何秀苗,甘珊珊,熊忠贤,禤金彩,廖艳娟,韦平.  西南农业学报. 2013(02)
[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实时q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 周欣,杨霞,赵军,常洪涛,王新卫,陈陆,王川庆.  病毒学报. 2012(04)
[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 王永强,祁小乐,高宏雷,高玉龙,宇文延青,林欢,秦立廷,宋修庆,王笑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9(01)
[4]传染性法氏囊病及其病原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何秀苗,阳秀英,韦平.  动物医学进展. 2007(02)
[5]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CJ-801bkf毒株VP2 cDNA基因结构的分析[J]. 崔静,周顺伍,郭玉璞.  病毒学报. 1995(03)
[6]北京地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原分离[J]. 周蛟,刘福致,陈丽永,王淑娟.  中国兽医杂志. 1982(07)

硕士论文
[1]猪精液中PCV2、PRV、PPV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 聂昂.湖南农业大学 2016
[2]家蚕常用内参基因的稳定性分析及两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D]. 彭然.苏州大学 2012
[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蛋白在杆状病毒表面的展示及其免疫原性研究[D]. 黄春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4]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快速、实用检测技术的研究[D]. 汪振兴.上海交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06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606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9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