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四川盆周西缘天台山不同恢复阶段次生阔叶林林分结构动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9 15:09

  本文关键词:四川盆周西缘天台山不同恢复阶段次生阔叶林林分结构动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由于环境日益恶化,与植被恢复重建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森林植被恢复状况与群落结构变化联系密切,研究次生演替群落结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明确群落的演替规律及其机制,可为同类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四川盆周西缘中山地带的天台山次生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选取8块典型样地,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不同恢复阶段次生林的树种组成、直径结构、树高结构、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研究,解释该地区阔叶林自然恢复的演替进程和群落发展方向,为指导相似背景下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以树种的耐荫性、生长速度、实际平均高与理论树高的百分比等为主要因素,将群落划分成了3个恢复阶段:Ⅰ房县槭-灯台树阶段,II房县槭-多脉榆阶段,III房县槭-大叶椴阶段。(2)不同恢复阶段树种组成特征表明,树种组成结构成规律性变化,总体表现阳性树种逐渐减少,中性树种逐渐增多。随着恢复的进行,每公顷断面积逐渐增大,林分密度先增大后减小。(3)不同恢复阶段直径结构特征表明,各恢复期的直径分布规律性不强,存在有小幅度波动。平均直径先减小后增大;Weibull分布函数、负指数分布函数和正态分布函数拟合模型,经过卡方检验后,没达到精度要求,但Weibull模型的精度相对其他模型高,由于人为的砍伐,使各高阶株数失去了正常的分布,而出现参差不齐的状态,导致离差增大,超过正常分布的检验误差范围。(4)不同恢复阶段树高结构特征表明,林分树高分布趋向于单峰分布且随着恢复的进行逐渐呈现出一定变化规律,中等高度所占比例增多,最大和最小高度所占比例减少,林分平均高逐渐增大,分布曲线逐渐向左偏移,峰度由正到负,最终形成宽而平的分布。Weibull分布函数和正态分布函数对树高-株数分布经过卡方检验后,没达到精度要求。(5)不同恢复阶段年龄结构特征表明,随着恢复的进行,林分中的幼龄树、中龄树的个体数量占比例逐渐减少,大龄树所占比例逐渐增多,呈现从增长型群落向稳定型群落发展的趋势。优势种群房县槭目前属于增长性种群,但是随恢复的进行,其增长受限,增长速度逐渐减慢。(6)不同恢复阶段空间分布特征表明,三个恢复阶段的树种混交度均以中度混交和强度混交为主,混交度先增大后减小。林木的空间分布由团状分布向随机分布演进。从大小比来看,不管是胸径还是树高,处于优势状态的林木个体数量逐渐增多。运用二元法对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之间的两两联合分布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恢复的进行,处于强度混交且呈随机分布的林木株数所占比例逐渐增大,胸径和树高处于优势状态且混交良好的林木株数逐渐增多,树高和胸径处于优势状态且呈随机分布的林木株数逐渐增多。
【关键词】:次生阔叶林 恢复阶段 非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718.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前言10
  • 1 文献综述10-15
  • 1.1 森林群落演替的研究概述10-11
  • 1.2 林分非空间结构研究进展11-13
  • 1.2.1 直径结构11-12
  • 1.2.2 树高结构12-13
  • 1.2.3 年龄结构13
  • 1.3 空间结构的研究进展13-14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4-15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15-20
  • 2.1 研究区概况15-16
  • 2.2 研究方法16-20
  •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16
  • 2.2.1.1 样地选取16
  • 2.2.1.2 样地设置16
  • 2.2.1.3 调查方法16
  • 2.2.2 次生阔叶林恢复阶段划分16-17
  • 2.2.3 非空间结构分析17-19
  • 2.2.3.1 结构模型与检验17-18
  • 2.2.3.2 静态生命表18
  • 2.2.3.3 生存分析18-19
  • 2.2.4 空间结构分析19-20
  • 2.2.4.1 角尺度19
  • 2.2.4.2 混交度19-20
  • 2.2.4.3 大小比20
  • 2.2.4.4 空间结构参数二元分布20
  • 3 结果与分析20-58
  • 3.1 不同恢复阶段的划分20-23
  • 3.2 不同恢复阶段林分非空间结构研究23-43
  • 3.2.1 树种组成结构23-25
  • 3.2.2 直径结构25-28
  • 3.2.2.1 直径结构分析25-27
  • 3.2.2.2 直径分布模型的拟合与检验27-28
  • 3.2.3 树高结构28-31
  • 3.2.3.1 树高结构分析28-30
  • 3.2.3.2 树高分布模型的拟合与检验30-31
  • 3.2.4 年龄结构31-43
  • 3.2.4.1 林分年龄结构分析31-33
  • 3.2.4.2 优势树种种群年龄结构分析33-36
  • 3.2.4.3 静态生命表36-37
  • 3.2.4.4 存活曲线37-39
  • 3.2.4.5 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39-40
  • 3.2.4.6 房县槭种群生存分析40-43
  • 3.3 不同恢复阶段林分空间结构分析43-58
  • 3.3.1 混交度43-45
  • 3.3.2 角尺度45-48
  • 3.3.3 胸径大小比数48-50
  • 3.3.4 树高大小比数50-53
  • 3.3.5 林分空间结构二元分布特征53-58
  • 3.3.5.1 混交度-角尺度二元分布特征54-55
  • 3.3.5.2 混交度-胸径大小比二元分布特征55-56
  • 3.3.5.3 混交度-树高大小比二元分布特征56-57
  • 3.3.5.4 角尺度-胸径大小比二元分布特征57-58
  • 3.3.5.5 角尺度-树高大小比二元分布特征58
  • 4 结论与讨论58-61
  • 4.1 树种组成结构差别较明显58-59
  • 4.2 直径结构分布变化有小幅度波动59
  • 4.3 树高结构分布变化规律性较强59-60
  • 4.4 年龄结构呈一定规律性变化60
  • 4.5 空间结构呈一定规律性变化60-61
  • 5 研究不足与建议61-62
  • 参考文献62-68
  • 致谢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学灵;崔向慧;刘晓静;;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林火干扰下不同恢复阶段栎林群落幼苗库动态特征[J];林业科学研究;2011年05期

2 王鑫;王金成;刘建新;毛宁;;黄土高原人工沙棘林恢复阶段土壤黑碳、颗粒有机碳的积累[J];水土保持学报;2013年02期

3 马姜明;刘世荣;史作民;张远东;陈宝玉;;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恢复过程中不同恢复阶段的定量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8期

4 兰雪;戴全厚;喻理飞;杨智;;喀斯特退化森林不同恢复阶段土壤酶活性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年05期

5 程煜;洪伟;吴承祯;;木荷马尾松人工林不同恢复阶段物种多样性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徐鹏;赵东;赵勇;樊巍;李岚岚;;黄河小浪底库区不同恢复阶段土壤退化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0期

7 席一;;岷江上游退化灌丛不同恢复阶段群落光环境特征比较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10年06期

8 杨满元;杨宁;陈志阳;林仲桂;;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恢复阶段土壤渗透性研究与评价[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9 李帅锋;苏建荣;刘万德;张志钧;刘庆云;李忠文;;季风常绿阔叶林不同恢复阶段附生维管植物多样性及分布[J];林业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10 马姜明;刘世荣;史作民;刘兴良;;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不同恢复阶段红桦、岷江冷杉土壤种子损耗特征[J];生态学报;201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万泽;王金锡;蔡小虎;候广维;;四川盆地西缘湿性常绿阔叶林不同恢复阶段土壤生态过程研究[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田立民;四川长虹昨进入生产恢复阶段[N];上海证券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路兴慧;海南岛热带低地雨林自然恢复过程中木本植物幼苗功能性状及增补动态[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2 马姜明;川西亚高山退化暗针叶林恢复评价的生态学基础及其对策[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罗豫川;四川盆周西缘天台山不同恢复阶段次生阔叶林林分结构动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2 陈诚;四川盆周西缘天台山不同恢复阶段天然次生阔叶林土壤种子库特征[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3 郝云庆;巫溪县红池坝不同恢复阶段群落动态特征与恢复成效评价[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秀艳;川西常绿阔叶林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区系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5 闫海强;脑梗死恢复阶段分期分型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四川盆周西缘天台山不同恢复阶段次生阔叶林林分结构动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5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405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f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