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注入对玉米种质诱变效应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离子注入对玉米种质诱变效应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离子注入诱变育种在农作物育种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研究利用离子注入诱变技术,在改良玉米作物种质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在解决了玉米育种产业中的育种周期长、种质资源狭窄等问题上做出了尝试。研究工作主要分为:1.采用了郑州大学离子束生物工程省重点实验室的离子注入机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的HI-13串列加速器对同19个玉米种质进行注入处理;2.通过田间种植,观察和记录其表观性状的变化,并利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对注入后自交系的农艺性状进行分析;3.利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研究了离子注入后玉米分子水平上的诱变效应。通过上述的实验研究,得到了如下的结论:1、离子注入后的玉米自交系经选择有益变异性状的材料,在M3代中表现比较稳定,同穗种子之间变异性状一致,并能够在M4代稳定下来。2、从M1代开始,离子注入玉米自交系的各种表观性状都有发生变化,主要记录和研究了辐射对发芽率、株高穗位、生育期、叶片形状和面积、抗性、穗部性状和遗传特性的效应,收集了大量有参考意义的第一手实验数据。3、低剂量多次注入实验的自交系种子表现出比单次注入的自交系种子有益变异多,这说明二次及以上离子注入可以在小剂量下达到单次注入大剂量的理想效果,建议以后可以继续尝试二次或者多次注入实验。应用研究:得到了新玉米自交系71份,并组配出“福生”系列玉米新品种,其中“福生14-8”参加了河北省2014年度夏播玉米联合测定试验。
【关键词】:表观性状 生物统计学 分子生物学 玉米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5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8
- 1.1 离子注入技术9-12
- 1.1.1 离子的基本概念9-10
- 1.1.2 离子束的产生10
- 1.1.3 离子束与生物介质的相互作用10-11
- 1.1.4 离子束的能量损失11-12
- 1.2 玉米育种12-14
- 1.2.1 国内外玉米育种现状12-13
- 1.2.2 玉米育种的主要任务13-14
- 1.3 离子注入技术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14-16
- 1.3.1 在谷物上的应用14-15
- 1.3.2 在经济作物上的应用15
- 1.3.3 在花卉上的应用15
- 1.3.4 在木本植物上的应用15-16
-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16-18
- 第二章 离子注入玉米的表观性状研究18-35
- 2.1 实验材料18-19
- 2.2 辐射实验19
- 2.3 田间试验19-20
- 2.4 生物统计学20-23
- 2.4.1 生物统计学的建立20-21
- 2.4.2 生物统计与植物育种的关系21
- 2.4.3 生物统计学方法21-23
- 2.4.3.1 数据的整理和分类21-22
- 2.4.3.2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22-23
- 2.5 性状统计与分析23-33
- 2.5.1 M1代田间性状变异情况23-32
- 2.5.1.4 离子注入自交系M1代抗性分析30-32
- 2.5.2 离子注入后代田间性状变异情况32-33
- 2.6 小结33-35
- 第三章 离子注入玉米自交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35-48
- 3.1 材料与方法35-37
- 3.1.1 实验材料35
- 3.1.2 实验方法35-37
- 3.1.2.1 简单重复序列标记 (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36
- 3.1.2.2 SDS-PAGE电泳方法36-37
- 3.1.3 基因组DNA的提取37
- 3.1.4 种子蛋白的提取37
- 3.2 实验结果37-46
- 3.2.1 玉米基因组DNA的质量检测37-38
- 3.2.2 SDS-PAGE电泳分析种子储藏蛋白的多样性38-40
- 3.2.3 SSR分子标记对M4代遗传稳定性的研究40-46
- 3.3 分析与讨论46-48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48-50
- 参考文献50-55
- 附录A 离子注入玉米自交系清单55-5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59-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国;浅议玉米种质改良创新[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6年05期
2 亢伟民,王永普,卢超;温热带玉米种质改良的现状与趋势分析[J];种子;2001年04期
3 张凤路,D.Beck;耐旱和低氮胁迫玉米种质筛选技术[J];玉米科学;2001年02期
4 崔良国,韩志景,都森烈;玉米种质重组改良与应用效果[J];中国种业;2002年05期
5 史桂荣;玉米种质基础研究现状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2年02期
6 姜军;常规育种条件下玉米种质交流和创新途径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2年04期
7 周旭梅;高旭东;何晶;高洪敏;刘君;于兵;宁家林;;玉米种质创新途径及其应用研究现状[J];河北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8 张志国;;热带玉米种质在山区的改良与应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9 徐孝曦;黄德刚;;玉米种质资源概况及其改良利用研究[J];种子;2008年07期
10 李石初;张述宽;张培坤;江覃德;陈天渊;吴庆泉;胡昌;;南方抗螟玉米种质的引进和推广[J];广西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志国;;热带玉米种质在山区的改良与应用[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阿布来提.阿不拉;梁晓玲;冯国郡;李铭东;;南斯拉夫玉米种质在新疆的利用研究[A];2004全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创新与分子育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路银贵;苗洪芹;田兰芝;邸垫平;;中国主要玉米种质杂交优势群抗玉米粗缩病性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振华;张新;王俊忠;温春东;;河南省玉米种质基础、杂优群划分和杂交优势利用模式研究[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5 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宋锡章;李国良;扈光辉;王明泉;;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北方早熟春玉米育种中的利用研究[A];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段运平;王贵彩;刘守渠;;温带特早熟玉米种质改良与利用[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段运平;田清震;刘守渠;王贵彩;张效梅;闫彩清;;特早熟玉米种质改良方法与高产杂交种选育研究[A];2004全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创新与分子育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王元东;陈绍江;段民孝;张春原;郭景伦;赵久然;;利用P群自交系实现我国温带玉米种质的创新[A];2004全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创新与分子育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冯勇;苏二虎;张来厚;赵瑞霞;刘志雄;孙峰成;;内蒙古自治区玉米种质基础分析与育种对策[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凡;热带亚热带优质专用玉米种质的创新及利用解重大难题[N];科技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高文;要加强玉米种质创新[N];农民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海合;北方春玉米区热带玉米种质利用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1年
2 卢艳丽;不同类型玉米种质分子特征分析及耐旱相关性状的连锁—连锁不平衡联合作图[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南南;离子注入对玉米种质诱变效应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晓聪;主要玉米种质群体遗传变异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3 杨荣;热带玉米种质群体光周期驯化的遗传变异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0年
4 李海军;利用EMS花粉诱变技术创新玉米种质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2年
5 马俊业;热带、亚热带及温带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6 扈光辉;玉米种质耐冷性鉴定及农艺性状遗传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7 陈洁;富铁玉米种质的筛选及铁、锌遗传规律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8 赵江;不同玉米种质苗期根系性状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9 唐雨钊;Leafy玉米种质的光合性能研究及多叶性状的遗传分析[D];扬州大学;2001年
10 于建平;利用AU-PAGE技术对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离子注入对玉米种质诱变效应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6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456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