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干扰调控水稻齿矮病毒在介体褐飞虱培养细胞内的持久侵染
本文关键词:RNA干扰调控水稻齿矮病毒在介体褐飞虱培养细胞内的持久侵染
更多相关文章: 水稻齿叶矮缩病毒 RNAi 褐飞虱 细胞培养
【摘要】: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ice ragged stunt virus, RRSV)是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刺突呼肠孤亚科(Spinareovirinae)水稻病毒属(Oryzavirus)的代表成员,由介体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以持久增殖型方式传播,但不经卵传。前期研究利用褐飞虱培养细胞阐释了非结构蛋白Pns6和Pns10参与了病毒的复制,揭示了非结构蛋白Pns7在病毒扩散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明确了RRSV在褐飞虱体内的侵染循回途径。而在这些过程中,RRSV不仅需要突破昆虫体内的各种组织屏障和膜屏障的阻碍,还需要克服各种抗病毒机制的阻碍,如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RNAi是指由内源或外源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诱导同源mRNA发生降解的一种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是生物体细胞内有效的抗病毒防御形式,也是生物体用于保护自身基因组免遭外源基因侵害的一种方式。为探索RRSV在其介体褐飞虱体内的复制增殖是否受RNA干扰的调控,本实验首先用RT-qPCR方法分析病毒侵染对RNAi途径抗病毒途径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RRSV侵染褐飞虱培养细胞,能诱导细胞内RNAi途径抗病毒相关基因Argonaute 1(Agol)、Argonaute 2 (Ago2)、Argonaute3 (Ago3)、Dicer1、 Dicer2、Eri-like-1α(Eri-la)、Eri-like-1b(Eri-1b)、Piwi和(systemic RNA interference defective,SID-1)等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上调。接着,将体外合成的RNAi途径相关基因片段的dsRNA转染褐飞虱培养细胞,再用RRSV侵染。免疫荧光实验结果发现,干扰siRNA途径中的Dicer2和Ago2基因的表达,能显著提高RRSV在褐飞虱培养细胞的侵染率,而干扰miRNA途径中的Dicerl和Agol基因、piRNA途径中Piwi和Ago3基因以及Eri-la和Eri-lb基因的表达不影响RRSV在褐飞虱培养细胞中的侵染率。上述结果表明,褐飞虱siRNA途径参与调控了RRSV在褐飞虱培养细胞中的侵染复制,而miRNA途径和piRNA途径可能不参与调控RRSV在褐飞虱培养细胞中的侵染复制。RT-qPCR实验结果也进一步表明,转染dsDicer2和dsAgo2褐飞虱培养细胞,RRSVP8基因的积累量显著提高,而转染dsAgo1、dsAgo3、dsDicer1、dsEri-la、dsEri-lb、dsPiwi和dsSID-1等dsRNA后,RRSVP8基因的积累量无显著变化。本研究对褐飞虱抗病毒免疫方式进行了初步探究,明确了褐飞虱细胞内siRNA途径是调控RRSV侵染、复制增殖的有效途径,且该途径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因子为Dicer2和Ago2;而miRNA途径和piRNA途径可能不参与调控RRSV侵染、复制增殖。这些结果为明确植物病毒在介体昆虫体内受到的RNAi机制,解析病毒与介体昆虫的互作关系和协同进化机制奠定了基础,为阻断褐飞虱传播RRSV防控水稻齿叶矮缩病提供新的可能依据。
【关键词】:水稻齿叶矮缩病毒 RNAi 褐飞虱 细胞培养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435.11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1. 前言11-27
- 1.1 水稻锯齿叶矮缩病的相关研究进展11-17
- 1.1.1 水稻锯齿叶矮缩病的发现与发生11-12
- 1.1.2 病毒的寄主范围及危害症状12-13
- 1.1.3 病毒的特征及分类地位13-15
- 1.1.4 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15-16
- 1.1.5 RRSV传播介体及其传毒方式16-17
- 1.2 昆虫细胞培养及其应用17-21
- 1.2.1 细胞培养概述17-18
- 1.2.2 昆虫细胞培养的应用18-20
- 1.2.3 昆虫细胞培养基20-21
- 1.3 昆虫体内的抗病毒免疫21-25
- 1.3.1 RNAi的机制及其应用22-24
- 1.3.2 RNAi在抗病毒方面的应用24-25
- 1.4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25-27
- 2 材料和方法27-43
- 2.1 材料27
- 2.2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27-28
- 2.3 实验方法28-43
- 2.3.1 褐飞虱细胞的培养28
- 2.3.2 源于褐飞虱抗病毒免疫基因片段dsRNA的体外合成28-35
- 2.3.3 RRSV病毒侵染液的筛选35-37
- 2.3.4 目的基因dsRNA转染对RRSV侵染褐飞虱单层培养细胞的影响37
- 2.3.5 免疫荧光检测37-38
- 2.3.6 RT-qPCR检测38-43
- 3. 结果与分析43-61
- 3.1 褐飞虱细胞的体外培养43-44
- 3.2 RRSV高效侵染液的制备44-47
- 3.3 RRSV的侵染激活了褐飞虱培养细胞内RNAi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47-48
- 3.4 褐飞虱RNAi途径相关基因dsRNA的合成48-50
- 3.4.1 褐飞虱RNAi途径相关基因的扩增48-49
- 3.4.2 褐飞虱RNAi途径相关基因dsRNA的体外合成49-50
- 3.5 褐飞虱调控RRSV侵染细胞的RNAi途径50-59
- 3.5.1 siRNA途径调控RRSV在培养细胞中的侵染51-53
- 3.5.2 miRNA可能不参与调控RRSV对褐飞虱培养细胞的侵染53-55
- 3.5.3 piRNA途径对RRSV侵染褐飞虱培养细胞的影响较小55-57
- 3.5.4 褐飞虱Eri-like基因对RRSV侵染其培养细胞的调控作用不显著57-59
- 3.6 RNAi相关基因dsRNA对褐飞槰培养细胞内相应基因表达量的影响59-61
- 4. 讨论61-66
- 4.1 褐飞虱RNAi抗病毒途径分析61-63
- 4.2 关于RRSV侵染不稳定现象的分析63-66
- 参考文献66-77
- 附录77-79
- 致谢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翠红,崔玉东,刘振华;小片段干扰RNA技术[J];畜牧兽医杂志;2005年02期
2 李学华;;来自RNA的精确打击——科学家利用RNA干扰开发转基因抗虫植物[J];今日科苑;2008年01期
3 张旭;张树彪;金梅;;RNA干扰在植物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7期
4 孟丽平;RNA干扰和病毒基因沉默[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3年06期
5 王会冬;龚亮;胡美英;洪鹏;;系统RNA干扰及在昆虫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12年12期
6 陈彩艳;肖晗;张文利;王爱菊;夏志辉;李晓兵;翟文学;程祝宽;朱立煌;;以花药愈伤组织为受体的水稻转化和RNA干扰研究[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6年04期
7 姜庆林,季从亮,周群兰,卢克伦,陈国宏*;RNA干扰与基因沉默[J];中国兽医学报;2005年02期
8 缪新燕;付蓉;赵秋菊;;RNA干扰抑制猪瘟病毒增殖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9年12期
9 武昱孜;张旭;张映;;RNA干扰文库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0年02期
10 唐涛;刘雪源;邱立红;;RNA干扰及其对昆虫抗药性相关基因的沉默研究[J];棉花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德银;;RNA干扰在病毒研究和控制中的应用[A];第二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丁浩;李菊香;孙国芳;洪葵;程晓曙;;RNA干扰沉默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的表达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牛鹏霞;沈鹤;赵书红;樊斌;;一种RNA干扰载体的构建及验证[A];第十二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玉稚;王汉森;潘虹;李美蓉;包新华;金靖;吴希如;;大鼠Mecp_2基因的RNA干扰有效序列筛选[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孔祥平;;RNA干扰与乙型肝炎[A];2004年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治疗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04年
6 姜林娣;王吉耀;王汉洲;赵凤娣;鲍春德;邹和建;;RNA干扰抑制COX-2合成以及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谭兵;李瑜元;聂玉强;杜艳蕾;;RNA干扰对活化的小鼠巨噬细胞TNFα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8 朱t 燕;仇灏;周迎会;吴士良;;一种新型糖基转移酶:β3GalT7基因的RNA干扰表达载体构建及其细胞学表型功能的初步研究[A];2008年全国糖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8年
9 詹鹰;刘继红;封江南;肖恒军;李忠远;张朝晖;王涛;陈俊;王少刚;叶章群;;腺病毒介导的RNA干扰对人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PDE5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A];第十六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陈敏;何丹;冯九庚;唐容;洪涛;蒋丽萍;;RNA干扰沉默Cx43基因表达抑制血管再狭窄[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中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实现肿瘤特异性RNA干扰[N];中国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国栋;RNAi抑制HIF-1α表达对肿瘤糖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赵平;RNA干扰抑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3 黄捷;RNA干扰热休克蛋白27基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4 陈家文;RNA三级结构折叠以及RNA干扰相关的动力学[D];武汉大学;2013年
5 陈波斌;核酶和RNA干扰靶向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蔡从利;以质粒为基础的RNA干扰方法的建立以及凋亡相关基因HSD11的功能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7 梁之聘;多靶位RNA干扰对HIV-1抑制作用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8 魏军民;RNA干扰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孙聪;STAT3特异性短干涉RNA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闵安杰;RNA干扰沉默TREM-1对脆弱类杆菌脂多糖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布道;dsRNA和重组TMV介导的针对玉米黏虫Chitinase基因的RNA干扰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冯尚祥;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RNA干扰多聚蛋白聚糖酶-1基因对人骨髓干细胞骨架的影响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3 王超;Tf-PEG-PEI载RNA干扰质粒靶向沉默PC-3细胞核干因子的体外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王雷;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RNA干扰载体的构建及对烟草的遗传转化[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5 邢艳茹;褐飞虱Dnmt1和N6amt2的表达和功能分析及甜菜夜蛾RNA干扰致死基因的克隆[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6 刘青青;RNA干扰调控水稻齿矮病毒在介体褐飞虱培养细胞内的持久侵染[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7 蒋晓芳;抗粗缩病RNA干扰表达载体的构建和玉米茎尖生长点原位转化[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8 李志艳;应用小RNA及RNA干扰研究慢性髓性白血病的致病机理[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9 戴兆基;RNA干扰介导的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10 潘彦鹏;慢病毒介导RNA干扰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增殖的影响[D];海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983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998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