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俄语语音经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5 23:02
【摘要】: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具有强大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功能,对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起着支配作用。对外语教师实践性知识进行研究能够深化对外语教学知识基础的理解,为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建设性的工具。本文尝试对俄语语音教师实践性知识进行探究,探索俄语语音教师的学科知识、课程知识、教学法知识等,研究俄语语音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容、特征与发展路径,通过质性研究的独特视角,反思我国俄语语音教学较为落后的现状与缺乏系统建设的问题。我国俄语学界对语音教学的研究开始较早,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近年来研究趋于停缓,尤其缺少对中国学习者俄语语音教学的系统思考。本课题的研究是对俄语语音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有益尝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俄语系语音教学成果显著,该校外聘语音专家潘老师建设语音教学团队,自2011年起,对本科一、二年级开展一系列语音教学改革,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笔者针对二年级的“俄语语音技能内隐化教学”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观察与记录,对任课教师潘老师的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笔者以教师实践性知识为视角,运用质性研究中的个案研究方法,对潘老师进行了深度访谈,并结合学生问卷、学生访谈等方式收集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对数据进行主题编码提炼,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潘老师的俄语语音教学为什么会有显著的教学效果?是否跟潘老师的俄语语音教学实践性知识紧密相关?2)潘老师的语音教学实践性知识有哪些内容和特点?3)有着怎样的发展路径呢?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1)在静态方面,潘老师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容包括俄语语音学科知识、俄语语音课程知识、俄语语音学科教学法知识和关于俄语语音与学生关系的知识。俄语语音学科知识主要包括潘老师对语音习得及语音习得内容的认识,回答了语音习得过程中“练什么”和“怎么练”的问题;俄语语音课程知识涉及潘老师在制定课程目标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特点及学生特点,紧扣课程目标,自由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素材并积极寻找教材的延伸点,灵活使用教学课件,实现个性化教学;俄语语音学科教学法知识是教师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的“混合体”,主要包括潘老师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式,借助图片、讲故事等阐释讲解工具,用引导性的方式促进学生思考和理解,为学生提供“目标导向”,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达到学习目标;关于俄语语音与学生关系的知识主要体现为潘老师对学生能力、学业表现、学习态度、与学生关系的认识,对学生的教育观点和态度等,可以概括为“宽严相济”。2)在动态方面,潘老师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总体特征表现为:“学开车”的比喻、“跑马拉松”的比喻和“逐渐走向语音技能隐性化”的实践原则,分别体现了他的教学目标、教学时长和教学原则。3)潘老师的俄语语音教学实践性知识是以个人生活史为基础、学科造诣和体验为支撑、职业动机与素养为内在动力,在教学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动态变化的知识体系。本课题对俄语语音经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容、特征与发展路径进行个案研究,是对高校俄语语音教学研究的创新探索,研究发现对高校俄语专业语音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法改革以及教师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借鉴和反思。
【图文】:

俄语语音经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个案研究


课程组织方式(微信平台)示例图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来娣;;俄语语流重音层级体系和语调结构体系对比研究[J];外文研究;2015年04期

2 李海波;;俄罗斯对外俄语教学法的发展历程[J];赤子(上中旬);2015年17期

3 褚敏;;当代俄语重音的变化及其成因[J];中国俄语教学;2014年03期

4 张莲;王艳;;通过课堂话语分析促进外语教师学习:一项实证案例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年03期

5 徐来娣;;中国学生俄语语音词发音习得常见偏误分析[J];中国俄语教学;2013年04期

6 裴正薇;丁言仁;;音乐能力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语音能力的实证研究[J];外语界;2013年01期

7 赵芳丽;;基于praat软件的俄语读音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年11期

8 赵芳丽;;中国人说俄语声学特征的实验分析及训练对策[J];中国俄语教学;2011年03期

9 田九胜;何广铿;;英语语音习得研究:回顾与展望[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庄木齐;卜友红;;BetterAccent Tutor与超音段音位可视化教学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年02期



本文编号:2640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2640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2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