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俄汉网络词语语法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17:02

  本文关键词:俄汉网络词语语法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网络问世于本世纪六十年代,是人类智慧结晶最完美的体现之一。网络以其快速、灵活、简洁、形象等优势深受全世界人民青睐。随着网络日益盛行,网络语言也从此出现。在语言这个大家族中,网络语言与其他家族成员相比显得较为标新立异,在其背后折射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以及思想的进步,彰显出独特的价值观念及文化形式。具有新颖、独特等特点的网络语言已引起众多语言学者重视,继而被广泛研究。网络语言形成的时间较晚,国内外学者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只是刚起步,网络语言的研究空间还很大,尤其是在语法方面研究网络语言的文章和著作更是少之又少。本文研究主题:分析中俄网络词语在构词方式、语法特点上的异同,并分析出差异性的原因。本文共五章。第一章中主要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理论及意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以及研究创新之处进行叙述。第二章主要重点剖析网络词语的来源以及生成的原因。第三章从构词方式的角度出发,阐释俄汉网络词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第四章从俄汉网络词语相同的语法特点和不同的语法特点两部分进行分析。第五章从两国语言差异和两国社会文化差异两方面阐释了俄汉网络词语语法差异的原因。假若把网络语言看作一个建筑物,则网络词语即是它的原料,语法便是结构骨架。本文从网络词语语法的角度研究,旨在为广大俄语研究者研究网络语言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词语 俄汉对比 构词方式 语法特点 语法差异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46;H35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摘要9-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一) 国内研究现状11-14
  • (二) 国外研究现状14-15
  • 二、研究理论及意义15-16
  •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6-17
  • (一) 研究对象16
  • (二) 研究方法16-17
  • 四、论文结构17
  • 五、研究创新之处17-18
  • 注释18-19
  • 第二章 俄汉网络词语的界定及来源19-31
  • 一、网络词语的界定19-20
  • (一) 俄汉网络词语的界定19-20
  • (二) 本文对网络词语的界定20
  • 二、网络词语的来源20-27
  • (一) 俄汉本国词语旧词新义20-21
  • (二) 引进英语等语种的外来词21-25
  • (三) 来自符号世界的表情词25-27
  • 三、网络词语产生的原因27-29
  • (一) 社会层面27
  • (二) 网络本体层面27-28
  • (三) 网络使用者主体层面28-29
  • 本章小结29
  • 注释29-31
  • 第三章 俄汉网络词语构词方式对比分析31-51
  • 一、俄汉网络词语相似的构词方式31-41
  • (一) 词缀法31-33
  • (二) 复合法33-34
  • (三) 符号法34-37
  • (四) 修辞法37-38
  • (五) 单词化38-39
  • (六) 谐音法39-40
  • (七) 缩略法40-41
  • 二、俄汉网络词语特殊的构词方式41-48
  • (一) 俄语网络词语特殊的构词方式41-45
  • (二) 汉语网络词语特殊的构词方式45-48
  • 三、俄汉网络词语构词方式异同比较48-49
  • (一) 语音表达48
  • (二) 形式表达48-49
  • (三) 意思表达49
  • 本章小结49
  • 注释49-51
  • 第四章 俄汉网络词语语法特点对比分析51-60
  • 一、俄汉网络词语相似的语法特点51-55
  • (一) 句子成分超常省略51-52
  • (二) 语序超常异位52-53
  • (三) 词性随意转变53-54
  • (四) 符号充当句子成分54-55
  • 二、俄汉语网络词语特殊的语法特点55-58
  • (一) 俄语网络词语特殊的语法特点55-56
  • (二) 汉语网络词语特殊的语法特点56-58
  • 三、俄汉网络词语语法特点异同比较58-59
  • (一) 词法特点58
  • (二) 句法特点58-59
  • 本章小结59
  • 注释59-60
  • 第五章 俄汉网络词语语法差异原因分析60-66
  • 一、俄汉语言差异60-61
  • (一) 俄语语言特点60
  • (二) 汉语语言特点60-61
  • 二、中俄社会文化差异61-64
  • (一) 中俄民族文化差异61-62
  • (二) 中俄民族性格差异62-64
  • (三) 中俄民族思维方式差异64
  • 本章小结64-65
  • 注释65-66
  • 结论66-68
  • 参考文献68-74
  • 附录74-87
  • 附录 174-82
  • 附录 282-8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87-88
  • 致谢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浒;网络语言中的语词类型、特点及趋势[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何干俊;网络词语面面观[J];理论月刊;2003年05期

3 李莉;论网络词语的社会文化意蕴[J];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4 梁仁善;谢永芳;;浅谈网络词语[J];南开语言学刊;2004年01期

5 安志伟;对网络词语规范化的几点思考[J];晋中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李莉;网络词语的性质及特点[J];语文研究;2005年01期

7 范铮;;网络词语的心理映射[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8 ;《网络词语十二问》参考答案[J];咬文嚼字;2007年09期

9 胡花尼;;网络词语“牛”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1期

10 刘芳;;网络词语的审美解析[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华;李红;;关于网络词语使用和规范问题的观察与思考[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2 王伟;;语文词典中网络词语的收录[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魏玮;;如何用俄语表达中国网络语言——“雷”和“山寨”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平;;舆情视角下的“高考作文能否使用网络词语”问题[A];语言文字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第七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锋;网络词语的社会心理映射[N];工人日报;2009年

2 谭相彬;高考慎用网络词是负责任的态度[N];深圳商报;2011年

3 王立芳;广西教科书中禁止使用网络语言[N];西部时报;2006年

4 张砥;全社会都应培育健康的语言文化[N];北京日报;2013年

5 宁新春;网络语言,倾听比禁止更重要[N];东莞日报;2014年

6 陈实;网络语言并非都是“洪水猛兽”[N];海南日报;2014年

7 何勇海;词典不必弄成“流行语发布平台”[N];中国艺术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丰捷;看语言怎样影响生活[N];光明日报;2010年

9 本报见习记者 范昕;要不要把“热词”当回事儿?[N];文汇报;2009年

10 石子砚;从表达机制看“震撼力新词”的流行[N];工人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妍;网络词语的认知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肖永贺;汉语网络词语的潜规划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3 贾璐羽;稳态网络词语在平面媒体中的使用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陈文鹏;近十年网络词语发展变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安志伟;网络词语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莉;网络词语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7 申莉;网络词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伊拉;中俄网络词语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万朵;网络词语在平面媒体中的传播情况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郭婷婷;对外汉语中网络词语教学[D];河南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俄汉网络词语语法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49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2749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5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