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俄汉语几何“点、线、面”隐喻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0-09-10 13:32
   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和思维活动,大量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成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必需品。目前,人们逐渐开始从各个方面研究隐喻,隐喻已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根据身体经验和认知,基于事物之间的相似,人们往往将一个概念转换到另一个概念上,形成概念隐喻。俄汉语的隐喻基础、隐喻工作机制和隐喻映射等存在一定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值得我们去对比分析和深入探讨。人们习惯把几何语言应用到生活中。几何语言历史悠久,古希腊的土地丈量、黄金分割和欧几里德几何反映了西方经典几何。古代中国的结绳记事、田埂分界、墨子对几何的贡献都折射出古代中国对几何的重视和研究。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实现了东西方几何的完美结合,奠定了几何隐喻的基础。几何隐喻是空间形式语言,反映了空间形式、空间方位、空间状态和空间运动特点,几何隐喻是从空间域映射到其他认知域的过程。几何隐喻包括几何符号隐喻、几何图形隐喻和几何文字隐喻。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几何文字语言,具体分析几何中的“点、线、面”相关词汇的隐喻。从几何学的角度探讨“点、线、面”的几何学起源、概念和功能。本文运用词源词典、详解词典、数学词典、几何学词典等对几何“点、线、面”进行界定和分类归纳。其次,运用《Национальныйкорпусрусскогоязыка》(俄语国家语料库)和《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CCL语料库)搜集相关语料,对比俄汉两种语言的隐喻映射,具体分析几何隐喻映射,并在其后分析它们的隐喻机制。最后,探讨它们隐喻映射的异同,并进一步挖掘几何“点、线、面”隐喻所折射出的人类文化、空间感知、心理活动等特征。通过对俄汉语“点、线、面”隐喻的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几何语言的认识,深入了解“点、线、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扩大俄汉对比的研究领域。有利于俄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增加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交流。此外,该研究对几何术语词典和隐喻词典的编纂有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学位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H35;H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霞;尹娟;;中英经济语篇中概念隐喻映射模式的比较分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范雪艳;;隐喻映射机制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3 叶龙娣;;英汉“家”隐喻映射的文化对比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17期

4 曹雯雯;;英文经济报道中有关通货膨胀概念隐喻映射模式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5 陈俊瑶;毛智慧;;英汉“羊”习语的隐喻映射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年11期

6 李艳;;论扬·马特尔小说的动物隐喻映射[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7 严榈琴;周绵绵;;隐喻映射角度下的英语动物名词名转动及其汉译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09期

8 张美君;;英汉“黑色”隐喻映射文化透视对比[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罗晓燕;葛俊丽;;植物隐喻映射下的汉英情感叙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刘宇红;;隐喻映射的双向性:隐喻生涯视角[J];外国语言文学;201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新祥;;词类转换机制的认知语言学诠释[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子健 王婷 张积家 乔艳阳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国家民委民族语言文化心理重点研究基地 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民族心理与教育重点研究基地;单向还是双向:隐喻的方向性争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孝喜;隐喻机器理解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虎;俄汉语几何“点、线、面”隐喻对比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2 殷晓蕾;语境对隐喻映射过程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柳溪;汉英“水”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马秀莲;英汉财经新闻中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5 吴爽;俄汉语Жизнь/生活概念隐喻模式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6 孙中勤;[D];安徽大学;2003年

7 陆静;基于原型理论的隐喻映射优先解读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8 莫显良;指示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李刚;从认知角度研究英汉语中的身体隐喻[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菲菲;In和“在……里”的认知语义对比研究[D];宁波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158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28158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7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