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从翻译主体的“两个世界”看《论语》俄译

发布时间:2020-12-19 11:35
  《论语》是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汇编,在我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相较于其他中华典籍,《论语》外译的版本及外译研究著作数量最多。本文依据《论语》俄译本,从翻译主体的"两个世界"角度出发,探究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两个世界"因素,以拓展翻译研究的思维;分析不同译者的身份背景、不同的认知思维方式对于翻译活动的影响,借此寻求传统文化外译的最佳策略,以助力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文章来源】:外语学刊. 2018年04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论语》俄译文本中作者和译者的“两个世界”
3 从翻译主体的“客观世界”看《论语》译者的翻译策略
4 从翻译主体的“认知世界”看《论语》译者的翻译策略
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异质感中的翻译主体性——论施莱尔马赫的“送读者到原作者处”[J]. 彭勇穗.  外语学刊. 2017(06)
[2]中华文化典籍外译的推进路径研究[J]. 贾洪伟.  外语学刊. 2017(04)
[3]《论语》俄文版译介史研究[J]. 田雨薇.  山西档案. 2016(05)
[4]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制约中的能动[J]. 吴志芳,邱棠.  上海翻译. 2007(02)
[5]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J]. 王寅.  中国翻译. 2005(05)



本文编号:2925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2925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a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