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双语者语义表征的发展特点
本文关键词:中俄双语者语义表征的发展特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由于人口流动的频繁,双语或多语现象日益凸显,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相关双语语义表征理论、实验范式及影响因素基础上,结合俄语教学实际,以高频词为实验材料,采用E-prime软件设计跨语言启动的实验范式,探讨中俄双语者的语义表征特点,并进一步分析其表征方式随年级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变化,试图找出影响双语者语义表征的相关因素,并从中给出教育教学建议。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对国内外双语语义表征的研究现状进行整理,作为本研究的依据,包括:语言及其成分的界定,双语者及其表征方式与研究范式概述、双语语义表征的理论模型;并通过整理国内外双语语义表征的研究现状,分析总结双语语义表征的研究方法,找出影响其语义表征的因素;总体而言,我国双语现象的研究还比较落后,方法不完善,研究视角也较为单一。第二章,本研究在分析以往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实验设计和研究假设,即中俄双语者的语义表征是共同存储的,存在语义差异性和不对称性;语义表征存在年级差异,存在高频多义词与具体词的识别优势效应。第三章,对实验材料进行筛选及其预实验,包括:开展中俄双语者的基本情况调查,对大学生俄语词汇的主观熟悉度进行测验,采用《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等辅助工具规范实验词汇材料的选取。获得标准实验材料后进行预实验,考察实验设计及材料的适用性。第四章,实证研究以高频词为主体,对中俄双语者在多义性和具体抽象性方面的表征方式、影响因素、年级发展状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数据分析结果与以往研究结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中俄双语者的语义表征方式、影响因素、年级发展状况展开讨论并做以小结。第五章,结论:1.语义相关组的平均反应时和正确率显著好于语义无关组,支持了中俄双语者的语义表征是共同存储的理论假说。2.俄-中方向的反应时和正确率显著好于中-俄方向,存在着语义启动的不对称现象。3.双语语义表征特点存在年级差异,并且大三年级的词汇类别分离识别效果最好。4.中俄双语者的高频多义词与单义词的反应时与正确率并无显著差异,不存在高频多义词识别优势效应。5.中俄双语者的高频抽象词的反应时显著快于高频具体词,存在高频抽象词识别优势效应。
【关键词】:中俄双语者 语义表征方式 多义性 具体抽象性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文献综述9-22
- 一、语言的概述9-11
- (一)语言的界定9-10
- (二)语言的成分10
- (三)双语与双语者的研究10-11
- (四)双语的语义表征11
- 二、双语语义表征的理论模型11-15
- (一)独立表征理论12
- (二)共同表征理论12-14
- (三)混合表征14-15
- 三、双语语义表征的实证研究现状15-22
- (一)核心变量的控制16-20
- (二)研究范式的使用20-22
- 第二章 问题提出22-27
- 一、已有研究的局限22-23
- (一)实验范式的不足22
- (二)不同语系或语种类型22
- (三)实验材料的词汇选择22-23
- 二、本研究的创新23-24
- (一)实验范式的创新23
- (二)语种类型的创新23-24
- (三)实验词汇选择的创新24
- 三、研究目的24
- 四、研究构想24-25
- 五、研究假设25
- 六、研究意义25-27
- (一)理论意义25-26
- (二)实践意义26-27
- 第三章 实验材料的筛选27-31
- 一、单义-多义词的材料选取27-28
- (一)词频选择的标准27
- (二)词汇的语义相关性问卷27
- (三)词汇的熟悉度问卷27-28
- 二、具体-抽象词的材料选取28-29
- (一)词频选择的标准28
- (二)词汇的语义相关性问卷28
- (三)词汇的熟悉度问卷28-29
- (四)具体抽象程度问卷29
- 三、预实验29-31
- (一)平均反应时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29-30
- (二)平均正确率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30-31
- 第四章 实证研究31-52
- 研究一 中俄双语者高频多义词的语义表征研究31-42
- 一、研究目的31
- 二、研究方法31-33
- (一)被试31
- (二)实验设计31-32
- (三)实验程序32-33
- (四)统计工具33
- 三、单义多义词的研究结果33-38
- (一)中俄双语者高频多义词与单义词的语义表征差异比较33-36
- (二)中俄双语者高频多义词语义表征的年级差异比较36-38
- 四、讨论38-41
- (一)语义相关性对中俄双语者高频多义词语义表征的作用38
- (二)启动类型对中俄双语者高频多义词语义表征的作用38-39
- (三)高频多义词优势效应不存在的分析39-40
- (四)年级对中俄双语者高频多义词识别的影响40-41
- 五、小结41-42
- 研究二 中俄双语者高频具体抽象词的语义表征研究42-52
- 一、研究目的42
- 二、研究方法42-43
- (一)被试42
- (二)实验程序42
- (三)统计工具42-43
- 三、具体抽象词的研究结果43-48
- (一)中俄双语者的高频具体词与抽象词的语义表征差异比较43-45
- (二)中俄双语者的高频抽象词语义表征的年级差异比较45-48
- 四、讨论48-51
- (一)语义相关性对中俄双语者高频具体-抽象词语义表征的作用48
- (二)启动类型对中俄双语者高频抽象词语义表征的作用48-49
- (三)高频抽象词优势效应存在的分析49-50
- (四)年级对中俄双语者高频抽象词识别的影响50-51
- 五、小结51-52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52-55
- 一、结论52
- 二、启示与不足52-55
- 参考文献55-58
- 附录158-59
- 附录259-60
- 附录360-61
- 附录461-62
- 附录562-63
- 个人简历63-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平,巢传宣;双语存贮模型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4期
2 刘旭刚,徐杏元,严芊,彭聃龄;国外双语口吃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2期
3 李利;莫雷;;双语记忆表征研究的新视角[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刘育红;黄莉;;译员:并列双语者抑或合成双语者?[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5 鲁进;徐永;;双语的储存与输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祁志强;彭聃龄;丁国盛;;不可预期条件下汉英双语者的语言切换研究[J];心理科学;2010年05期
7 蔡超群;;双语理解过程中的切换特点及其机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王亚鹏;李继利;丁小兵;;双语词汇通达:理论、范式及其研究进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5期
9 党彩萍;;双语加工的脑神经基础差异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10 孟繁旭;;儿童双语习得研究综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志强;丁国盛;彭聃龄;;汉英双语者语言产生与理解过程中的代码切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李宁;;晚期中英双语者词汇语义组织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崔占玲;张积家;;英-汉-藏双语者字词识别中语码切换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李利;莫雷;王瑞明;;熟练中—英双语者三语词汇的语义通达[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吴少勤;陈熊鹰;;熟练双语者的词汇选择机制:语言特异性还是语言独立性?[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热比古丽;;维吾尔族双语者的非熟练第三语言的概念表征特征[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范梦;王瑞明;;中英双语者语言理解转换中词汇加工过程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李正根;冯建新;范晓庆;;双语者词汇产生中词汇通达的时间进程[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陈超莹;王瑞明;;非熟练双语者的语言表征和加工:双语者记忆不对称映射的电生理证据[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杨燕萍;何婷;郭桃梅;;中—英双语者用英语命名图片的一致性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悦 张积家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优势与劣势并存:双语经验产生的认知效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丁国盛;中英双语者词汇表征与加工的脑机制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文宇;汉英双语者数字、汉语数词加工及语言选择的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赵蓉;双语语音表征结构及其激活过程:来自汉英双语者的证据[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4 杨闰荣;汉—英双语者中英文词汇加工的ERP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雷蕾;以汉语为母语双语者的双语句法表征和处理[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蒙汉双语者冲突控制和反应抑制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玉;中—英双语者的词汇—概念记忆表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3 陈亚楠;汉维双语者维吾尔语的语义记忆表征和通达模型实验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4 肖丹;晚期维—汉双语者句法的表征[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5 姚青;双语发展不平衡双语者的抽象词识别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曾维芳;中英双语者词汇语义在大脑两半球的表征[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伟志;中英双语者知识表征的认知心理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慧惠;蒙古族双语者双语表征的语义启动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群星;双语语音非选择性提取—汉英同音启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10 刘晓华;熟练中—英文双语者跨语言的错误记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俄双语者语义表征的发展特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7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297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