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静词性反义词语义的多维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08:09
本文关键词:俄语静词性反义词语义的多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反义词是语言词汇系统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它反映和记载现实世界中具有矛盾、对立特征的事物、现象、过程、状态、性能等各种概念关系内容,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中,反义词的运用都无处不在。学习和掌握反义词的相关理论知识,对于俄语工作者和俄语学习者都大有裨益。本文以静词性反义词为对象对俄语反义词的语义、功能问题展开研究。具体将从语义特征、语义次范畴及语言功能等几个方面讨论相关论题。我们首先从词义—概念的对立特性、标记理论、组合和聚合特征以及义素特征等方面对俄语静词性反义词的共性语义特征展开讨论,进而对其语义次范畴化问题展开研究,具体根据反义词的语义、逻辑特征及使用情况,将俄语静词性反义词划分为两极对立反义词、互补对立反义词、矢量对立反义词、相关对立反义词和上下文反义词五个次范畴语义类别,最后从构词派生功能、词义辨析、补充功能及句子转换功能上对俄语静词性反义词的语言功能展开论证和分析、描写,以进一步察看它的语义功能表现,深化该类反义词的语义研究。本课题相关分析和研究一定意义上打破了传统语义学上相对单一、静止的反义词研究方法,拓宽了有关反义词研究的传统语义分析理论视野,有助于从多维角度认识和考察俄语反义词词汇现象和词汇语义理论,同时对于俄语反义词的词汇教学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俄语静词性反义词 共性语义特征 语义次范畴化 语言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Аннотация4-8
- 绪论8-20
- 第一章 俄语静词性反义词及其相关理论问题20-34
- 第一节 俄语静词性反义词的界定20-23
- 第二节 俄语静词性反义词的结构组成23-32
- 一、一般反义现象23-28
- 二、词内反义现象28-29
- 三、语言和言语反义现象29-32
- 本章小结32-34
- 第二章 俄语静词性反义词的共性语义特征34-51
- 第一节 词义—概念对立特征34-36
- 一、词义-概念对立特征基本原理34-35
- 二、影响词义-概念对立特征的因素35-36
- 第二节 对称性与非对称性36-43
- 一、标记理论37-38
- 二、对称性38-39
- 三、非对称性39-43
- 第三节 聚合和组合特征43-47
- 一、聚合特征43-45
- 二、组合特征45-47
- 第四节 义素特征47-49
- 本章小结49-51
- 第三章 俄语静词性反义词的语义次范畴化51-60
- 第一节 两极对立反义词51-52
- 第二节 互补对立反义词52-53
- 第三节 矢量对立反义词53-54
- 第四节 相关对立反义词54-55
- 第五节 上下文反义词55-58
- 一、上下文反义词基本原理55-56
- 二、语言世界图景视角下的上下文反义词56-58
- 本章小结58-60
- 第四章 俄语静词性反义词的语言功能60-65
- 第一节 构词派生功能60-61
- 第二节 词义辨析和词义补充功能61-62
- 第三节 句子转换功能62-64
- 一、名词型反义词的句子转换功能63
- 二、形容词型反义词的句子转换功能63-64
- 本章小结64-65
- 结语65-67
- 参考文献67-71
- 本文引用例句主要来源71-72
- 致谢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辉;;近三十年来反义词现象研究思考及非对称性反义词表征考察[J];外语研究;2008年03期
2 王铭玉;语言符号的标记性及其在反义词偶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04年03期
3 赵红;俄语反义词的语义特征浅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 吴国华,彭文钊;论语言世界图景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2期
5 郭聿楷;俄语反义词的不对称性[J];外语学刊;2002年04期
6 汪景民;现代俄语中的反训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张建理;标记性和反义词[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8 王铭玉;聚合关系的制约因素[J];中国俄语教学;1998年03期
9 倪乃千;俄语中的语义相对词[J];中国俄语教学;1993年04期
10 华劭;用于句子转换的词汇手段[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本文关键词:俄语静词性反义词语义的多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334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