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俄汉语中“打”、“拿”义类手部动作动词认知语义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5 10:38
  动词是非常重要的词类,它的内部系统十分复杂。手部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身体工具之一,我们的生产劳动离不开双手。作为身体动词中的常用类,手部动作动词描述了人类最原始、最普遍的动作,对其进行研究具有普遍意义。隐喻研究历史源远流长,目前的隐喻已经挣脱传统修辞学的束缚,学界对隐喻研究进入到认知研究的阶段。隐喻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而人类的认知始于自身,对手部动词研究也就具有了普遍的认知意义。范畴其实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人们会借助某一类具体的事物或概念去理解和认识与该类事物具有相似性的抽象事物或概念,而隐喻则是人们认知抽象概念的有力工具。“打”、“拿”类动词是由人手发出的具体动作动词,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在最基本的动作意义之外,两类动词在隐喻的作用下,会产生其他或具体或抽象的意义。本文主要依托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和莱考夫、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在两种理论指导下研究俄汉语中表“打”、“拿”义类手部动作动词的隐喻意义,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俄汉语两类动词的隐喻意义形成过程及其背后的认知特点。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明了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新...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Аннотация
绪论
第1章 理论基础
    1.1 范畴化理论
        1.1.1 范畴的含义
        1.1.2 范畴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2 隐喻与概念隐喻
        1.2.1 隐喻的定义
        1.2.2 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
        1.2.3 隐喻认知的基础——经验关联
        1.2.4 隐喻认知的方式——隐喻映射
        1.2.5 范畴与隐喻
    本章小结
第2章 俄汉语中“打”、“拿”义类手部动作动词语义分析
    2.1 手部动作动词
    2.2 俄汉语表“打”义手部动作动词语义分析
    2.3 俄汉语表“拿”义手部动作动词语义分析
    2.4 俄汉语表“打”、“拿”义手部动作动词的使用
    本章小结
第3章 俄汉语中“打”、“拿”义类手部动作动词隐喻意义
    3.1 俄汉语表“打”义类动词的隐喻意义
        3.1.1 汉语表“打”义类动词的隐喻意义
        3.1.2 俄语表“打”义类动词隐喻意义
        3.1.3 俄汉语表“打”义类动词隐喻意义对比
    3.2 俄汉语表“拿”义类动词的隐喻意义研究
        3.2.1 汉语表“拿”义类动词的隐喻意义
        3.2.2 俄语表“拿”义类动词隐喻意义
        3.2.3 俄汉语表“拿”义类动词隐喻意义对比
    3.3 俄汉语“打”、“拿”义动词隐喻意义与俄汉民族认知特点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拿”类手部动词词汇化模式的英汉对比研究[J]. 孙成娇.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04)
[2]动词隐喻的隐性语义错置[J]. 彭玉海,王洪明.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01)
[3]俄语感知动词构词语义问题探究[J]. 孙淑芳,孙敏庆.  外语学刊. 2013(05)
[4]俄语徒手动作动词词群分类[J]. 刘合平.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04)
[5]浅析结构、方位和本体隐喻之间的重合[J]. 李平,李瑛.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1(02)
[6]概念隐喻中映射机制的特征[J]. 陈红波.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7]言语行为动词的语义阐释[J]. 孙淑芳.  外语学刊. 2009(06)
[8]俄汉语非徒手动作语义场义位的词典释义及其对比分析[J]. 张志军,徐英平.  外语研究. 2009(02)
[9]俄汉语认知域中的转喻与隐喻连续体现象——以俄汉语“手”的认知为例[J]. 刘涛.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10]阿鲁玖诺娃的隐喻观[J]. 杨华.  外语研究. 2008(03)

博士论文
[1]俄语感知动词语义研究[D]. 孙敏庆.黑龙江大学 2014
[2]以“拿”为认知基元的现代汉语动词同义词群建构研究[D]. 冯丽.武汉大学 2013
[3]汉、俄语言语行为动词语义对比研究[D]. 常颖.黑龙江大学 2008
[4]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手部动词研究[D]. 吕艳辉.山东大学 2008
[5]现代汉语身体动词的认知研究[D]. 李金兰.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语料库视野下的现代汉语人体上肢动作义场代表词义项分布研究(三)[D]. 杨艳.广西大学 2017
[2]俄汉语口部动作动词隐喻对比分析[D]. 郭欣欣.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3]俄语“击打”类动词的语义—句法探析[D]. 盖桂兰.黑龙江大学 2016
[4]俄汉语腿部动作动词隐喻对比研究[D]. 侯丽娜.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5]语料库视野下的现代汉语人体上肢动作义场代表词义项分布研究[D]. 陈宇.广西大学 2014
[6]俄汉语“吃”义动词的语义对比分析[D]. 曹文娟.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
[7]手部动词“拿”的语义认知研究[D]. 孙崇飞.杭州师范大学 2012
[8]汉越有关人手动作动词的词义对比分析[D]. 黎氏琛.吉林大学 2011
[9]现代汉语“拿”类单音节手部动词研究[D]. 刘倩忠.南京师范大学 2011
[10]汉语“手”词群的语义范畴与隐喻认知研究[D]. 许瑞娟.云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61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3361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7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