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篇章的理解过程及其心理机制
发布时间:2017-05-23 08:08
本文关键词:俄语篇章的理解过程及其心理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篇章是言语创造过程的产品,它具有完整性,体现为文字材料, 并根据文字材料的类型进行过加工,,该语言产品包括名称(标题)及 一系列独立的单位(超句子统一体),后者用各种词汇语法、逻辑、修 辞等联系手段结合为一个整体,该语言产品有明确的意向和交际目的。 篇章是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的统一体,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 具有完整性。 心理语言学强调篇章的完整性。А.А. Леонтьев、А.М. Шахнарович、 Ю.А. Сорокин、 И.А. Зимняя、 В.П. Белянин等俄罗斯著名心理语言学家认为,篇章是一种整体的、完整的概念,是具有一定连贯意义的、有适当目的的言语作品。 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篇章的完整性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篇章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换言之,篇章的完整性不仅仅表 现在内部形式结构一语言体系上,最主要的它首先是意义现象,体现 在其意义的统一性、主题明确、信息连贯上。 二是指篇章与受话人的关系。Ю. А. Сорокин在研究篇章的完整性 和连贯性时认为,“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完整性是在受话人和篇章相互 作用过程中引起的隐性投影的(概念的)篇章状态,而连贯性是语言/ 言语构筑和非构筑因素的某个相邻联系和同列联系,是由其相对应的 语言规律决定的。” “篇章作为一系列符号产品,是交际的参与者一 发话人和受话人生成符号和评价、理解符号的活动过程。受话人是与 WP=49 符号相互作用的个体,而篇章则是被受话人注释并在受话人那里构成 概念(思想)系统的具有信息体系的符号产品。” 篇章的基本意义单位是命题。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看,在理解篇 章时受话人必须把几个命题连接成一个意义整体,并进行合乎逻辑的 信息加工,获得篇章的整体性意义。命题的层次和相互关系对篇章理 解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受话人在理解和把握篇章的整体意义时恰恰是 以命题(命题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为基础的。 从语言体系看,篇章具有内部结构的连贯性。Г.Я. Солганик在研 究逻辑思维结构形式上的基础上指出:连贯话语具有两种结构形式一 一平行结构和链式结构。平行结构反映了思维发展的平行性质,即在 两个判断里,思维从同一主题出发,并由不同的述体加以说明;而链 式结构反映了思维发展的链式性质,即第一个命题的结尾部分成为第 二个命题发展的起点,第一个命题的述题转化为第二个命题的主题。 表现主题连贯性的基本模式为: ① [ a1, b a1, c a1, d t
本文编号:387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387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