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汉、俄语味觉词隐喻用法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4 17:05

  本文关键词:汉、俄语味觉词隐喻用法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千百年来,隐喻一直是学者们所热衷研究的一个课题。最初人们认为其属于纯语言范畴的问题。在当代研究中,隐喻被视为是一种认知方式和思想机制。自从莱可夫和约翰逊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之后,对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逐渐受到关注。莱可夫和约翰逊指出在我们日常的语言中隐喻是无处不在的,它是我们对世界进行概念化的一种方式及思维方式,并提出了“当代隐喻理论”,也称为“概念隐喻理论”。 我们的认识是基于对自身的理解之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人们通过自己所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事物来表达陌生的、抽象的事物,这是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从语言方面来看,这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隐喻的现实主义经验基础,即身体经验和日常生活经验。我们用自己的身体,尤其是五官感知世界,其中味觉在认知过程中举足轻重。人们常常用所熟悉的味觉来隐喻其他更为抽象的概念,比如精神状态。 本文旨在从认知角度分析汉俄语料库,对味觉形容词的隐喻进行研究。笔者对汉俄四个味觉词(酸甜/苦/辣/的语料库检索分析中注意到,汉俄味觉词汇中都大量存在以味觉作为源域的概念隐喻。如俄语中的与汉语中“甜美的声音”,“苦笑”和“辛辣的评论”不仅具有同样的源域和目标域,且具有相同的隐喻意义。尽管汉俄味觉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隐喻的相似性可以归因于人类认知模式的相似性、心理基础普遍性、同样源于身体的经验,而差异是和文化和思维方式有关。 本文一共分五章。第一章,引言,介绍研究背景与现状,研究目的与方式。第二章是理论根据,说明词汇多义现象,归纳隐喻定义及其特点,并阐释了莱可夫和约翰逊之概念隐喻理论。第三章,通过语料库分析筛选了汉俄味觉隐喻,把它们映射了到不同目标域,最后一节是基于研究信息比较汉俄味觉隐喻,并提出了两种语言中存在的异同。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了俄罗斯学生对味觉隐喻习得情况。根据调查统计,找出学习味觉词的难点。最后是结语,综述全文的内容。
【关键词】:汉俄味觉隐喻 概念隐喻 认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5;H136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第一章 前言7-10
  • (一) 研究背景与现状7-8
  • (二) 研究目的与方法8-10
  • 第二章 理论根据10-17
  • (一) 词汇意义类型与词汇多义现象10-11
  • (二) 隐喻之定义与来源11-13
  • (三) 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13-17
  • 第三章 汉俄味觉词隐喻意义17-39
  • (一) “кислый”和“酸”的隐喻意义18-21
  • 1.1 俄语隐喻意义18-20
  • 1.2 汉语隐喻意义20-21
  • (二) “сладкий”和“甜”的隐喻意义21-24
  • 2.1 俄语隐喻意义21-23
  • 2.2 汉语隐喻意义23-24
  • (三) “горъкий”和“苦”的隐喻意义24-30
  • 3.1 俄语隐喻意义24-29
  • 3.2 汉语隐喻意义29-30
  • (四) “острый”和“辣”的隐喻意义30-31
  • 4.1 汉语隐喻意义30-31
  • (五) 汉、俄语味觉词隐喻意义对比分析31-39
  • 5.1 “酸/кислый”31-33
  • 5.2 “甜/сладкий”33-35
  • 5.3 “苦/горъкий”35-37
  • 5.4 辣37-38
  • 5.5 小结38-39
  • 第四章 问卷调查39-41
  • 结论41-42
  • 注释42-43
  • 参考文献43-46
  • 附录46-47
  • 后记47-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英雪;;汉英“味觉”隐喻共性分析[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张韶岩;日汉语基本味觉词引申义之比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3 王文斌;论汉语“心”的空间隐喻的结构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周江林,张家强;基于语料库的英语空间隐喻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熊黎;郑厚尧;;汉语味觉词“甜”的认知隐喻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王文斌;;西方隐喻研究理论视点述要[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2期

7 齐振海;论“心”的隐喻——基于英、汉语料库的对比研究[J];外语研究;2003年03期

8 姜晓;;汉语味觉词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家;2010年03期

9 黄宝珍;;汉日语味觉词对比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汉、俄语味觉词隐喻用法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15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4215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a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