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俄汉语间接言语行为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0 11:00

  本文关键词:俄汉语间接言语行为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对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与完善,该理论现己渗透到我们日常交际的各个层面,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论文以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支撑,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利奇的“礼貌原则”,以及原型理论为依托,以语料分析为对象,探讨俄汉语疑问句和陈述句实施间接言语行为手段的异同点,揭示两种语言实施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特点。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俄汉语带情态词的疑问句和陈述句实施间接言语行为时表达手段基本相同,但不带情态词的句子实施间接言语行为时表达手段存在诸多差异,甚至还可能存在空缺的现象。 对俄汉语疑问句和陈述句实施间接言语行为的表达手段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更深入、细致地了解两种语言在实施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所使用的标记性语言的规律特点。同时,期望该研究成果能为教学、跨文化交际及机器翻译提供一定的材料。
【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会话含义理论 原型理论 疑问句 陈述句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H13;H3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2
  • 一、选题背景7-9
  • 二、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9-10
  • 三、研究目的及方法10
  • 四、论文的创新点10-11
  • 五、论文结构11-12
  • 第一章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研究概述12-24
  • 第一节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创立12-15
  • 一、间接言语行为的界定13-14
  • 二、间接言语行为的分类14-15
  • 第二节 其他相关理论15-19
  • 一、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15-17
  • 二、利奇的“礼貌原则”17-18
  • 三、原型理论18-19
  • 第三节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现状19-22
  • 一、国外研究现状19-20
  • 二、国内研究现状20-22
  • 本章小结22-24
  • 第二章 俄汉语疑问句实施间接言语行为的手段24-49
  • 第一节 俄语疑问句实施间接言语行为的手段26-34
  • 一、带情态词的疑问句26-28
  • 二、不带情态词的疑问句28-34
  • 第二节 汉语疑问句实施间接言语行为的手段34-46
  • 一、带情态词的疑问句36-38
  • 二、不带情态词的疑问句38-46
  • 第三节 两种语言表现的异同46-49
  • 第三章 俄汉语陈述句实施间接言语行为的手段49-63
  • 第一节 俄语陈述句实施间接言语行为的手段49-56
  • 一、带情态词的陈述句49-53
  • 二、不带情态词的陈述句53-56
  • 第二节 汉语陈述句实施间接言语行为的手段56-61
  • 一、带情态词的陈述句56-59
  • 二、不带情态词的陈述句59-61
  • 第三节 两种语言表现的异同61-63
  • 结束语63-65
  • 例证出处65-67
  • 参考文献67-77
  • 致谢77-7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7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关项南;俄罗斯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产生的交际失误初探[D];黑龙江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俄汉语间接言语行为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8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438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1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