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俄汉谚语翻译看奈达等值理论
本文关键词:从俄汉谚语翻译看奈达等值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用分析大量俄汉谚语翻译的实例,阐述了运用奈达的等值翻译理论探讨俄汉谚语中的等值问题,尤其是谚语背后的文化等值问题。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关键词】: 动态等值 谚语翻译 民族文化
【分类号】:H35
【正文快照】: 一、谚语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谚语(пословица)是长期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经验,具有训导、评价功能。它表达人们的意愿、观念、情感,传播智慧、生活经验、事物哲理及为人处世的方式等。同时,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一个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丛亚平;论俄汉翻译中词义表达的正确选择[J];俄语学习;2000年02期
2 谷岩;范一萌;;俄汉谚语对照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铮;范敏;;关于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的思考[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年18期
2 任玉芝;;大学俄语中的应用文教学[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杨春燕;;影响俄语阅读技能因素简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朱红琼;;经济专业研究生俄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5 庞素超;;俄罗斯民俗、谚语与俄语教学[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6 王晓慧;;谈大学俄语写作教学及其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祝大鸣;;打造精品教材推动外语教学改革[J];外语学刊;2005年06期
8 杨玉明;;俄汉谚语中的文化内涵[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婷;;浅析俄汉翻译中的转换法[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雷春仪;汉语与西语谚语的文化蕴涵之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忠舟;俄语谚语的语义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3 于雯;英汉谚语的比较研究及其理据探索[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梅丰;语用学视角的俄汉谚语语义对比[D];苏州大学;2009年
5 关美玲;《Российские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и науки》的汉译策略[D];黑龙江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朝霞;;浅谈俄语中的不洁语现象[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张效芬;王翠;;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与翻译的可译性限度浅析[J];考试周刊;2010年06期
3 卫孝芬;;外语课堂教学应重视母语文化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4 王明琦;探析汉俄亲属称谓语的民族文化差异[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04期
5 贺芸;;论英语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样性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年04期
6 张晓宏;;民族文化对汉词语和英词语语义的影响[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王永泰;;从“咖啡”“凉茶”看民族文化空缺的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8年03期
8 项湍舟;;从民族文化的差异看翻译的异化与归化[J];宜春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袁燕;张弈;;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分析及其汉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何魏魏;;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雅琴;;摈弃还是保留——浅谈汉译英中如何保留民族文化[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孟宇;;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误区及对策[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3 贾淑芬;;外语的民族文化信息在双语词典中的揭示问题[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杨可;;从俄罗斯民间谚语看俄罗斯民族的妇女、爱情、家庭观[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杜文杰;;交际、文化、语言及俄语教学[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4年
6 朱凯;;试论语言国情学与视听说课的结合[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4年
7 白春仁;;学科呼唤沟通文化的自觉[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开荣;;文化对比认知与汉英文化专有词目等值释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刘雯;王茹;;论高校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渗透教学方法[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10 王惠;;英汉习语文化特征差异对比浅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哈尔滨理工大学 刘立群;大学英语教学不可忽视国学素养[N];光明日报;2007年
2 蔡小玲;文化交融在翻译中的灵活运用[N];大众科技报;2007年
3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 王登峰;学母语和学外语并不对立[N];人民日报;2007年
4 本版编辑邋蔡方华 叶馨兰 欧木华 于贞;龙,英文译名及文化意义的争鸣[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姜秋霞 权晓辉;翻译在多元文化发展中的态度及其作用[N];光明日报;2004年
6 王海坤;胡敏:培植20年后的国家栋梁[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7 张西平;外语教育呼吁人文精神[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陕卫东;如何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率[N];甘肃日报;2008年
9 王平;“还没有性生活的鸡” 是道什么菜[N];上海证券报;2006年
10 济南市工商银行历下支行 正正;拥有《标日》,你就是下一个成功者[N];中华读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彭文钊;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文化释义性研究:理论与方法[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寇福明;汉英谚语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奥其尔(Gongor Eldev-Ochir);蒙汉语颜色词之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宋文长(TONG VAN TRUONG);冰封与潜流[D];西南大学;2008年
5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波;俄汉报纸互文性标题语言文化特点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金容勋;中韩色彩语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蒋旭辉;文化与外语学习[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4 王翠;俄汉语篇中某些衔接手段的对比与俄语写作教学[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薛丽娜;俄语中表示饮食称名词汇的转义[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6 顾倩;俄语广告篇章中的先例现象[D];吉林大学;2007年
7 关墨霖;俄汉语词汇的民族文化语义对比研究新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韩娇阳;从谚语英汉互译中看文化缺省及其补偿策略[D];吉林大学;2009年
9 皮维;情景中的英谚汉译: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D];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郑巍;俄汉模糊语民族文化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从俄汉谚语翻译看奈达等值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6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456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