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代词мы的转义用法
本文关键词:人称代词мы的转义用法
【摘要】:俄语中的人称代词мы(我们)除了表示基本的意义外,还有许多转义用法,即мы可以代替其他人称代词,表示其他人称代词的意义,在替代过程中,мы会获得各种修辞色彩,能表现出说话者的各种主观态度。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俄语系;
【关键词】: мы转义 代替 修辞色彩
【分类号】:H35
【正文快照】: 俄语中的人称代词мы(我们)除了表示基本的意义外,还有许多转义用法,即мы可以代替其他人称代词,表示其他人称代词的意义,在替代过程中,мы会获得各种修辞色彩。本文试从мы代替я,мы代替ты(вы),мы代替он(она)三个方面来谈谈мы的转义用法。1.мы代替ям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绍梅;人称代词位置练习[J];法语学习;1996年06期
2 陈端端;现代中、日、英标准语人称代词使用对比谈(一)[J];日语知识;1998年09期
3 陈端端;现代中、日、英标准语人称代词使用对比谈(三)[J];日语知识;1998年11期
4 许建平;英语人称代词的翻译问题[J];大学英语;1999年09期
5 陈仕彬;;国际金融英汉对译技巧[J];国际金融;2002年04期
6 范淑玲;社会属性与语言的差异——日语人称代词的使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05期
7 徐喜平;;浅析日语中人称代词的使用方法[J];语文学刊;2006年07期
8 王淑芳;;浅论人称代词在汉日双语中的不同使用[J];内江科技;2007年05期
9 张德富;;中性代词le与直宾人称代词le、la、les的用法异同[J];法语学习;2008年02期
10 王治平;;he,she,it“表演秀”[J];中学英语之友(初一版);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杰;;俄语人名称谓形式与人称代词ты/вы用法[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杨杰;;俄语人名称谓形式与人称代词ты/вы用法[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杰;;俄语人名称谓形式与人称代词ты/вы用法[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忆杰;;日语词汇探源[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5 许余龙;;认知语法框架中的英汉下指研究——兼谈汉语人称代词照应的单向性问题[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赵静静;;浅析英语专业学生在法语二外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错误[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7 王建新;;三篇汉译英语篇的再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杨永忠;;第三人称代词反单向性照应及相关理论问题[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姚莉萍;;现代日语敬语的分类研究[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4年
10 张晶;;法语语言强化教学初探[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泗阳县众兴中学 李前长;如何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顺吉;韩汉语人称代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牟章;英汉标记现象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钱琴;指涉理论与俄语中的指涉现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孙衍峰;越语人际称谓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5 余健明;海明威风格汉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陈芷;汉西附着现象的平行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陈明芳;英语博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中的转述[D];厦门大学;2006年
8 曲辰;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的汉语和法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福井启子;中日言语行为差异与心理交际距离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郭莉敏;俄语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晶;英汉人称代词对比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顾海锋;布什演讲中人称代词的借代用法[D];苏州大学;2005年
3 李琳;说普通话儿童比说英语儿童的人称代词习得更早更好吗?[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武青春;越汉人称代词语用功能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建君;英汉人称代词对比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李洪英;关于日语中的女性用语[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宋艳军;论日语人称代词[D];黑龙江大学;2008年
8 叔阳;关于日语中女性用语终助词及人称代词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戴秋菊;医学期刊论文中的人际意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菊;论日语的呼应表达[D];黑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00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900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