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浅谈学术著作翻译中的“信”与“达”

发布时间:2017-10-10 23:00

  本文关键词:浅谈学术著作翻译中的“信”与“达”


  更多相关文章: 学术著作 日译汉 汉字词 句子结构


【摘要】:本实践报告以日本教育学家村井实所著《近代日本的教育与政治》开篇的日译汉实践为基础,从“信”与“达”两个方面探讨了学术著作翻译中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学术著作翻译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信”与“达”。所谓的“信”就是忠实原文,其主要体现在词语层面的翻译。本论文第二章着重论述了日语汉字词翻译中的注意事项。对于母语为汉语的我们来说,日语中汉字词既为我们理解原文提供了便利,又使我们在翻译中容易麻痹大意,照搬汉语词,导致译文不够精准甚至出现错误。所以,汉字词的翻译决定了译文整体的“信”。所谓的“达”就是文辞畅达,其主要体现在句子层面的翻译,日语和汉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二者在句子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第三章着重论述了日译汉中破折号在处理汉日句子结构差异中的应用,从破折号对日语长定语的拆分与整合句子结构这两个方面,探讨了句子结构的翻译处理。最后得出本报告的结论。在学术著作的日译汉中,译文在词汇层面的“信”与句子结构层面的“达”是关键,尤其要注意汉字词汇及汉日句子结构差异的处理。同时,通过对上述的“信”与“达”的考察,笔者发现译者的母语水平最终制约着译者的翻译水平、译文质量。本报告以德国翻译家赖斯的文本类型翻译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展开论述,并参考借鉴了日本文学翻译家林少华关于翻译的论述及其译著。以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作为考察工具,对译文进行了统计学上的考察。作为翻译实践报告,考察意义主要在于其实践意义。笔者以自己独立完成的翻译实践为基础,梳理出一些如何翻译出最自然、最符合汉语表达方式的译文文本的方法与经验。希望本报告能对本人及其他翻译工作者的翻译实践、特别是学术著作的日译汉实践有些许借鉴意义,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些思考的积累,不断提高自己对翻译理论的认识,加强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相结合的自觉,不断提高翻译实践能力。
【关键词】:学术著作 日译汉 汉字词 句子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要旨5-7
  • 第1章 绪论7-11
  • 1.1 选题背景7
  • 1.2 理论依据与考察方法7-8
  • 1.3 原著作者与翻译文本简介8-11
  • 第2章 “信”——词语层面翻译的处理11-21
  • 2.1 汉字词的翻译11-18
  • 2.1.1 译文的准确性11-14
  • 2.1.2 译文的正确性14-18
  • 2.2 原有汉字的取与舍18-21
  • 第3章 “达”——句子层面翻译的处理21-29
  • 3.1 破折号对日语长定语的拆分21-25
  • 3.1.1 单破折号的运用22-24
  • 3.1.2 双破折号的运用24-25
  • 3.2 破折号对句子结构的整合25-29
  • 第4章 结论29-31
  • 参考文献31-33
  • 附录33-63
  • 导师及作者简介63-65
  • 致谢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爱乡;中日汉字词汇趣谈之三[J];日语知识;2000年07期

2 张侃,吴美荣;非汉字词的使用与规范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7期

3 曹s,

本文编号:1009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009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1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