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关于开展日语史教学研究的几点设想

发布时间:2017-10-26 07:24

  本文关键词:关于开展日语史教学研究的几点设想


  更多相关文章: 日语教学研究 助动词 现代日语 日本文化 平安时代 文言语法 表达方式 语言变化 语言的发展 语言史


【摘要】:正 在人类即将告别苦难而又辉煌的20世纪、迎来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的时候,我们日语界同行能够在此相聚一堂,共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这对于我国日语教学研究的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我国的日语教学和研究论时间不算很短,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论成果也不可谓不丰,但令人扼腕的是总体上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英语作为特大语种姑且不论,拿日语同其它几个比较大的外语语种、如俄语、法语等相比即能清楚地看出这一点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关键词】日语教学研究 助动词 现代日语 日本文化 平安时代 文言语法 表达方式 语言变化 语言的发展 语言史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在人类即将告别苦难而又辉煌的20世纪、迎来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的时候,我们日语界同行能够在此相聚一堂,共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这对于我国日语教学研究的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我国的日语教学和研究论时间不算很短,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论成果也不可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亚坤;“和堼汉语”的形成与发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静姝;;浅谈样态そうだ,比况助动词ようだ和样态助动词らしい的区别[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3期

2 张宏云;;not only...but also何时与助动词连用?[J];青苹果;2006年11期

3 谢敏;;日语句尾的非断定委婉表达方式——以日本电影《情书》为考察对象[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张丽芳;;基于语气的汉语“了”的日语表达[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赵平;浦田千晶;;日语咖啡(11) 日本人姓氏管窥[J];日语知识;2011年09期

6 郭冉冉;应霞;;试析提高日语口语能力的有效对策[J];林区教学;2011年09期

7 魏亚利;;表示因果关系的「p骸⒐省⑺浴沟挠梅╗J];日语知识;2011年09期

8 张西艳;;从日语惯用句了解“河童”[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08期

9 吴元培;;浅谈so/neither/nor所引导的句型[J];青苹果;2010年07期

10 孙中宁;;从男女语言的差别看日语的多样性[J];青年文学家;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泉;;日语中女性语的历史成因及其特点[A];福建师范大学第八届科技节老师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2 于长宏;;浅析日语助动词「ようだ」「みたいだ」「らしい」「そぅだ」[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3 郑鲲腾;;英语中源自日语的词汇与日语原词的词义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吕乔;;日语“人(ひ と)”和汉语“人家”的自称用法对比[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曲凤鸣;;中文的“~(之)前”与日语的“~前に”“~までに”[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6 池上嘉彦;;日语——“撒旦的语言”[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7 陈玉泉;;日语中委婉语的语用方式概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尹仙花;;日语接尾词‘的’用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谷丽萍;;日语中表示状态的几个词的比较[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10 尹仙花;李凤阁;;关于日语补助动词的用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陆一波;为世博,祖孙十年义务教日语[N];解放日报;2010年

2 记者 杨舒;BJT成职场日语新评判标准[N];国际商报;2009年

3 实习生 王再元 记者 李林岩;首届日语演讲比赛举行[N];吉林日报;2004年

4 记者 严峻嵘;今年日语口译考有何变化[N];人才市场报;2008年

5 唐景莉;体验文化 增进友谊[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冯维江;日语“英汉”之争昭示了什么[N];上海证券报;2008年

7 记者 杨耀青;日本汉字能力古城受检[N];西安日报;2008年

8 赵金波;发扬日语特色 打造国际品牌[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付晓利;揣着《标日》,去闯荡北海道[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崔];汉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有多大[N];中国民族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世海;日语拗、长、拨、促音与中古汉语音韵对应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金秀东;日语和韩国语的复合动词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3 关薇;现代日本语感情表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李波;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日汉语序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吴铮;藏缅语否定范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费惠彬;汉日话题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覃勤;日传悉昙文献与汉语中古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杨晓敏;日语复合动词的多义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张颖;现代日语指示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万玲华;中日同字词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才华多旦;藏日语言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闫志章;日语外来语及其社会文化背景[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著清;日汉颜色词使用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4 张添羽;日语年轻人用语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5 夏晓丽;现代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6 尹航;日本女性语的变迁[D];山西大学;2007年

7 袁子凌;英日礼貌语言对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刘畅;中日文时体对比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9 邓圆;日语的主语省略以及与汉语和英语的比较[D];广西大学;2006年

10 张雷;从谚语来看日本人的传统家庭文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97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097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d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