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格助词“が”试论格助词“が”
本文选题:格助词 + “が” ; 参考:《外语学刊》1996年04期
【摘要】:正日语是世界三大语种之一的粘着语。它以其自身的特点分成“词”和“辞”两大类。“词”是能够独立表达一个完整词意的内容词。“辞”是不能独立完成辞意的附属词。“词”虽然有一定的词意,但在表达思想时,必须借助于“辞”的帮助:“辞”也只有在帮助“词”之时,才能实现“词”“辞”在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语是世界三大语种之一的粘着语。它以其自身的特点分成“词”和“辞”两大类。“词”是能够独立表达一个完整词意的内容词。“辞”是不能独立完成辞意的附属词。“词”虽然有一定的词意,但在表达思想时,必须借助于“辞”的帮助:“辞”也只有在帮助“词”之时,才能实现“词”“辞”在句中的地位和作用。
[Abstract]:Positive Japanese i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languages in the world. It is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ci and ci. "word" is a content word that can express a complete meaning independently. Ci is an adjunct that can not complete the meaning of speech independently. Although "ci" has a certain meaning of words, it must use the help of "ci" to express its thoughts: only when "ci" helps "ci", can "ci" and "ci" realize the 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ci" in sentence. Japanese i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languages in the world. It is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ci and ci. "word" is a content word that can express a complete meaning independently. Ci is an adjunct that can not complete the meaning of speech independently. Although "ci" has a certain meaning of words, it must use the help of "ci" to express its thoughts: only when "ci" helps "ci", can "ci" and "ci" realize the 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ci" in sentence.
【分类号】:H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琼;关于日语格助词“の”[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1年03期
2 果晨;在表示场所时日语格助词“ニ”“テ”“ヲ”的意义和区别[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1年04期
3 白继宗;日语的动词性复合格助词[J];外语学刊;1981年01期
4 黄豫武;日语中是否存在动词性复合格助词——与白继宗同志商榷[J];外语学刊;1981年04期
5 王宏;;格助词“から”的用法以及与有关格助词的区别[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1年03期
6 王宏;;格助词<ヘ>的用法以及与<■>的区别[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2年01期
7 王相林;;富于人情味的“に”——介绍山下秀雄先生有关格助词“に”的一段论述[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2年01期
8 思净;;有什么不同?[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2年01期
9 苏德昌;;会话的语法——助词的脱落[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2年04期
10 庞春兰;;“まで”的用法[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山崎雅人;;论满文《诗经》新旧翻译之差异[A];第二届国际满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1999年
2 李学智;;《清文启蒙·清文助语虚字篇》补缀札记[A];满学研究(第一辑)[C];1992年
3 陈玉忠;李保利;俞士汶;兰措吉;;基于格助词和接续特征的藏文自动分词方案[A];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陈玉忠;俞士汶;;面向信息处理的藏语虚词的语法信息表述研究[A];Advances in Computation of Oriental Languages--Proceedings of the 2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Processing of Oriental Languages[C];2003年
5 黄行;唐黎明;;被动句的跨语言类型对比[A];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汉语被动表述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春花;;论赛尚阿纂《蒙文指要》[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周发成;;简论羌语格助词[A];第38届国际汉藏语会议论文提要[C];2005年
8 陈玉忠;;信息处理用现代藏语词语的分类方案[A];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才让加;吉太加;;基于藏语语料库的词类分类方法研究[A];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江荻;;藏语文本信息处理的历程与进展[A];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泰洙;《老乞大》四种版本语言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李洁;汉藏语系语言被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申敬善;现代汉语“在”字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郑杰;处置范畴汉日语序对应关系之类型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娜;汉朝“比较”范畴表达形式对比[D];延边大学;2004年
2 王贵;关于日语分裂句中焦点形式的考察[D];湖南大学;2005年
3 金稀玉;日韩两国语“零助词”现象的对比[D];延边大学;2005年
4 杨秋颖;关于日语母语者与非日语母语者格助词省略的比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张昱;汉语介词与哈萨克语的格形式的对比研究及教学验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燕珍;赵庄白语描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章雯婷;关于移动动词的连语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沈旭映;格助词“へ”的意义用法及其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许常玲;关于现代日语中ソ系列接续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33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1933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