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的“に”“で”与汉语“在”的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46.2;H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汝军;;「l分にむろがめる」[J];日语知识;2008年08期
2 高富;“数词”在日语中的运用以及与汉语的对照[J];日语知识;1996年10期
3 王秀文;从“小”谈起[J];日语知识;2004年02期
4 张金梅;日本人学汉语常见语音错误及其分析[J];阴山学刊;2001年03期
5 赵双之 ,钟玉秀;汉语“言有序”和日本人的“发想”[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2年05期
6 飞田良文等 ,耿富;同《与汉语相对应的日语音读词汇》作者商榷[J];呼兰师专学报;1995年02期
7 马心丹;日语、汉语词词素的位置颠倒[J];外语学刊;1986年03期
8 刘和民;重视日汉语词义对照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4年05期
9 余维;日、汉语音对比分析与汉语语音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年04期
10 无一;;まかぬたねははぇぬ[J];日语知识;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乔;;日语“人(ひ と)”和汉语“人家”的自称用法对比[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玉泉;;日语中女性语的历史成因及其特点[A];福建师范大学第八届科技节老师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3 郑鲲腾;;英语中源自日语的词汇与日语原词的词义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曲凤鸣;;中文的“~(之)前”与日语的“~前に”“~までに”[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5 池上嘉彦;;日语——“撒旦的语言”[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6 陈玉泉;;日语中委婉语的语用方式概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尹仙花;;日语接尾词‘的’用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谷丽萍;;日语中表示状态的几个词的比较[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李瑾;;对日语“同音词”的再认识[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陈一平;;浅谈中级日语听力教学及训练方法[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自动翻译手机有望面世[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2 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 张英杰;使用人教版日语新教材的体会[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赵金波;华夏东瀛一衣带 杏坛桃李一线牵[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晏煜;三问“日语软件人才”[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5 阿然;浅析日语软件人才培训的几个误区[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6 王寅珊;以麻生闹笑话为鉴,日民众恶补汉字[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阿然;东软欲打造 日语IT人才培训基地[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8 特约通讯员 吴琳;大连打造中国最大的日语IT人才培养基地[N];光明日报;2004年
9 秦晨;这里的樱花也灿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10 周静文 杨玉红;锡城韩语日语培训成新宠[N];新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世海;日语拗、长、拨、促音与中古汉语音韵对应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金秀东;日语和韩国语的复合动词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3 费惠彬;汉日话题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关薇;现代日本语感情表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钟吉娅;汉语外源词[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万玲华;中日同字词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景霓;毛南语动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徐以中;语音听觉反馈对言语发声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9 宗世海;汉语话语中误解的类型及其因由[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0年
10 覃勤;日传悉昙文献与汉语中古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著清;日汉颜色词使用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2 张添羽;日语年轻人用语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3 邓圆;日语的主语省略以及与汉语和英语的比较[D];广西大学;2006年
4 吴芳玲;从汉日语言对比看汉语的外向型文化传统[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邓滔;日语的“に”“で”与汉语“在”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才华多旦;藏日语言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闻广益;汉语与日语量词的对比[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闫志章;日语外来语及其社会文化背景[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孙海燕;由日本文化看日语的暧昧表达[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幸丹丹;日语的“NのN”与中文的“N的N”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69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2769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