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复句中“し”的分类
发布时间:2017-04-08 08:01
本文关键词:关于复句中“し”的分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提到日语接续助词「し」,一般认为它只会用于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中。而先行研究的大部分也多是将「し」归类为表示并列关系的接续助词。其实,「し」除了可以用于并列关系复句之外,还可以出现在具有因果关系和对比关系等复句中。本论文认为,「し」所表示的并列并不是意义上的定义,而是表示「し」引导的句节在句法位置上相对于主节是一种对等关系,并且并列关系复句中的「し」是其基本用法,而因果、反对、对比关系复句中的「し」是并列关系复句在意义上扩展的结果。这一点和在复句中仅能表示因果关系的「カラ」「ノデ」等不同。「し」之所以可以出现在不同关系的复句中并不是由接续助词「し」本身决定的,而是受复句前后句节的意义关系影响而成。但是,日语中虽然以「し」和复句为考察对象的研究有很多,但很少有将「し」和复句放在一起关联进行考察的。 因此,本论文从复句的角度,结合具体例句对「し」进行考察。通过分析不同类型「し」复句的特点,尝试关于「し」的新分类方法,从而明确复句中「し」所表示的并列和其他关系用法之间形成的关系。 本论文从序论到结论共由四章构成。 第一章介绍本论文的研究动机,先行研究和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主要是通过分析先行研究,找出「し」以往在复句中的定位,指出前人关于「し」分类方法上存在的不足点,并进而突出本文论述的主旨。 第二章围绕「し」的并列关系复句进行考察。具体来说就是首先从大体上将并列关系复句分为顺接并列和逆接并列两种情况,然后根据复句前后句节的关系,将前者细分为累加关系复句,列举关系复句,补充关系复句和单纯接续复句四种,后者分为反对关系复句和对比关系复句,并分别考察以上不同「し」复句的特点。 第三章是关于「し」的因果关系复句的研究,由于例句关系,没有发现反对和对比因果关系复句,所以本论文主要以「し」的累加因果复句,列举因果复句和单纯因果复句为考察对象进行探讨。 第四章是结论,是对本论文所论述的不同「し」复句特点进行总结,以及今后研究课题的提出。 不同类型「し」复句的特点总结如下: (1)累加关系复句具有共同要素和统语成分。其中,共同要素可由主语、对象语以及谓语充当。而位于累加关系的共同要素除了需要在范畴、评价、状态等方面的等质性之外,还需有主观共存意识的参与。但在动词充当共同要素时,为了削弱说话主体的主观意识,多是以动词非意志性的形式存在。 (2)列举关系复句分为单一「し」引导的暗示列举复句和复数「し」引导的明示列举复句两种情况。其中,非明示列举复句根据「し」承接下文的接续特点和「モ」「或者」等的共起,除了复句出现的事态外,还可以暗示其他事态的存在。而明示列举复句则通过复数「し」的使用,明示出其他事态的共存。 (3)补充关系复句根据前后节间的补充关系,可进一步划分为假定关系复句,传承关系复句,总括关系复句和解说关系复句四种。共通的特点之一是复句前后句节只围绕一个事态进行论述。只是,假定关系复句是通过[バ]「ダロウ」等表示假定和推测的意义助词实现向未来事态的过渡,传承关系复句是用指示代词来进行衔接。总括关系复句中「し」所引导的句节是总句节所示内容的具体实例之一,前后句节处于具体总括的包含关系。而解说关系复句的主节是对所「し」引导的句节统语成分的解释说明。 (4)本论文论述的单纯关系复句是仅通过时间先后关系进行连接的复句,而并没有论理上的关联。前人指出「し」不能用在表示时间先后的句子中,但分析发现如果有主观的共存意识存在,其用于客观描写的复句中的容许度也会提高。 (5)反对关系复句是围绕某一统语成分,从肯定否定、积极消极、程度轻重等相反或极端两方面进行表述的复句,但前后句节所表示的事态本身是各自自然成立的。另一方面,对比关系复句与其说是前后句节对比关的连接,其实是说话主体在主观意识下,通过将两个矛盾的事态用「し」进行无矛盾的衔接来突出自己的主观心情。 (6)因果关系复句是并列关系复句在意义上的一种扩展,本文主要讨论了累加因果、列举因果、单纯因果三种。但从形式上可概括为「し」单独引导和复数「し」、[カラ]、[ノデ]等共起引导的因果关系复句两种。不管是哪种因果关系复句,其特点都是除了句中出现的原因句外,还可以感知到复句外其他原因句的存在。这就是因果关系复句经常带有一般性、习惯性、恒常性等主观色彩的原因。另外,在后者形式的因果关系复句中,如果「し」句节能单独直接引导结果句则可视为「し」在与其他原因句节或结果句节处于并列关系的同时,又是引发结果事态的原因事态,即作为原因节而使用。但如何判断「し」能否直接关联到结果句还有待进一步考察。 今后将以「し」和其他原因句节共同引导的因果关系复句为研究对象,从复句的角度考察处于N&列关系的复数原因句节间的承接关系,从而探讨「し」独立作为原因句节成立的条件。同时,在「し」复句中如何去判定其他事态的共存,,也将作为今后的课题从发话机能的角度进行深入考察。
【关键词】:シ 复句 并列 因果 共同要素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6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娭文要旨7-13
- 1 序娭13-23
- 1.1 研究R誮_13-14
- 1.2 先行研究14-21
- 1.2.1
本文编号:292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292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