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野启一郎《透明的迷宫》翻译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24-05-19 18:50
本次翻译实践选用的文本为日本现代作家平野启一郎的短篇小说《透明的迷宫》,该文本节选自平野启一郎于2014年首发于新潮社的同名短文集。作者平野启一郎于1999年正式出道,以处女作《日蚀》获得第120届芥川文学奖,2012年正式进入后期分人主义文学的创作,《透明的迷宫》正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透明的迷宫》中描述了男女主角宛如深处透明的迷宫般无法进行自我认知的故事,暗示了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人民的自我丧失感、对未来的迷茫与彷徨。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主要由引言、翻译实践简介、文本分析与译前准备、案例分析、结语五个部分组成。其中第四部分案例分析为重点部分。本文本的体裁属于记叙文,具有表达型文本的特点。平野启一郎这篇小说具多重特殊的文化背景;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主人公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具有较强的修辞风格和特殊的标点符号用法。基于以上文本特点,笔者在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对译文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分析。第一,文化背景的再现。事先进行作品的文化背景的调查研究的译文和没有进行工作的译文会产生质的差距,说明在译文中再现文化背景会决定整体的翻译方向;第二,思想感情的传达。充分体会作...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要旨
第1章 引言
1.1 翻译目的和意义
1.2 先行调查
1.3 论文构造
第2章 翻译实践简介
2.1 翻译实践文本
2.2 翻译实践过程
第3章 文本分析与译前准备
3.1 文本分析
3.2 译前准备
3.3 翻译策略
第4章 案例分析
4.1 文化背景的再现
4.2 思想感情的传达
4.3 修辞风格的换码
4.4 标点符号辅助翻译
4.4.1 省略号辅助翻译
4.4.2 破折号辅助翻译
4.4.3 感叹号辅助翻译
4.4.4 引号辅助翻译
4.4.5 标点叠加的翻译
第5章 结语
5.1 回顾与成果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原文/译文对译
致谢
本文编号:3978309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要旨
第1章 引言
1.1 翻译目的和意义
1.2 先行调查
1.3 论文构造
第2章 翻译实践简介
2.1 翻译实践文本
2.2 翻译实践过程
第3章 文本分析与译前准备
3.1 文本分析
3.2 译前准备
3.3 翻译策略
第4章 案例分析
4.1 文化背景的再现
4.2 思想感情的传达
4.3 修辞风格的换码
4.4 标点符号辅助翻译
4.4.1 省略号辅助翻译
4.4.2 破折号辅助翻译
4.4.3 感叹号辅助翻译
4.4.4 引号辅助翻译
4.4.5 标点叠加的翻译
第5章 结语
5.1 回顾与成果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原文/译文对译
致谢
本文编号:3978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3978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