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日语对话中的重复结构探析——从日语教学的观点出发

发布时间:2017-08-29 03:03

  本文关键词:日语对话中的重复结构探析——从日语教学的观点出发


  更多相关文章: 重复 获取信息 管理对话 人际关系


【摘要】:“重复作为语言使用中的一个自然存在的组成结构,是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从日语教学的观点出发,从信息接收、对话管理、与人交际等三个方面对日语对话中的重复结构进行分析探讨,探明重复结构对日语会话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的各种功能。我们发现重复对日语学习者解决听力和理解问题、轻松参与和管理对话、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都具有特别积极的作用,是日语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内容。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重复 获取信息 管理对话 人际关系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日语对话中的重复结构探析——从日语教学的观点出发@郭举昆$重庆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重庆400045重复;;获取信息;;管理对话;;人际关系“重复作为语言使用中的一个自然存在的组成结构,是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从日语教学的观点出发,从信息接收、对话管理、与人交际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周敏,金梅;英语称赞语的表达方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牛小玲;;解读语用学中合作原则的违反现象[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张丽华;;语用标记语well的话语结构功能及其在的Desperate Housewife中的体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4 张志龙;;大学英语口语课话轮转换分析——技巧的传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5 李冬竹;;电视谈话节目中的打断反应与权势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6 陈永进;;话语分析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高玉英;;重复及语用功能——从会话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看重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8 李慧锋;;话语的机构性权力:电视访谈中的话轮转换[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刘云秋;;从文体学角度透视广告文体及其商业价值[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8期

10 史文静;;直邮媒体(DM)广告话语的语用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贺君婷;;从语用学的角度谈谈幽默语篇[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2 王培;;话轮转换理论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永青;孙鑫;王琴;;“CCTV杯”英语演讲中提问前过渡语使用的研究[A];全球化中的英语演讲:挑战与创新——首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兵;汉英维护言语行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玉龙;D.那木达嘎戏剧语料库分析与文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崔智英;电视访谈的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金智妍;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叶枫;基于制约条件的英语语篇语义分析及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朱娅蓉;教师启动的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薛朝凤;法制新闻话语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陈丽霞;戏剧话语语用修辞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秋莲;会话策略视角下的赞美语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潘红英;时政深度报道的传播符号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玉婷;汉语会话他启自修型修正的互动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尹剑波;《老人与海》及其汉译本中的语篇连贯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汪方方;多维视野中的俄汉恭维语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娅;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奥普拉·温弗里脱口秀节目[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朱超猛;运用概念合成理论分析美国脱口秀中的言语幽默[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许艳婷;英语公益广告中的评价资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玲媛;翻译教材与语篇翻译能力培养[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林健生;大学场域中师生话语权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和民;一得之见[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5年01期

2 张爱;浅谈面向社会的交际化日语教学[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3 陈岩;谈日语教学的文化导入[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年04期

4 徐一平;无悔的选择[J];神州学人;1997年01期

5 袁静文;试论药学专业研究生初级日语教学的重点[J];药学教育;1995年02期

6 张国强;《初级中学日语教学大纲(初审稿)》学习随笔[J];课程.教材.教法;1989年04期

7 任常毅;谈高职的日语课堂教学[J];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卜宪华;英语专业第二外语(日语)教学初探[J];长春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9 郭举昆;日语对话中的重复结构探析——从日语教学的观点出发[J];外语研究;2005年01期

10 高升;我国日语教学与考试之现状及分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泉;;日语中女性语的历史成因及其特点[A];福建师范大学第八届科技节老师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2 郑鲲腾;;英语中源自日语的词汇与日语原词的词义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竺晓平;朱常香;宋云枝;温孚江;刘红梅;;马铃薯Y病毒CP基因3’端短片段反向重复结构转基因植物的抗病性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吕乔;;日语“人(ひ と)”和汉语“人家”的自称用法对比[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曲凤鸣;;中文的“~(之)前”与日语的“~前に”“~までに”[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6 竺晓平;朱常香;宋云枝;温孚江;刘红梅;;马铃薯Y病毒CP基因3’端短片段反向重复结构转基因植物的抗病性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7 池上嘉彦;;日语——“撒旦的语言”[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8 尹仙花;;日语接尾词‘的’用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陈玉泉;;日语中委婉语的语用方式概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黄荣光;;“浮雕法”教学初探——从大学低年级日语教学谈起[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 张英杰;使用人教版日语新教材的体会[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自动翻译手机有望面世[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3 赵金波;华夏东瀛一衣带 杏坛桃李一线牵[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晏煜;三问“日语软件人才”[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5 阿然;浅析日语软件人才培训的几个误区[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6 王寅珊;以麻生闹笑话为鉴,日民众恶补汉字[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刘爱君 刘晔 本报记者 于洪全;整合优质资源 创新培训模式[N];大连日报;2010年

8 阿然;东软欲打造 日语IT人才培训基地[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9 特约通讯员 吴琳;大连打造中国最大的日语IT人才培养基地[N];光明日报;2004年

10 秦晨;这里的樱花也灿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秀东;日语和韩国语的复合动词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2 福井启子;中日言语行为差异与心理交际距离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赵杰;缺血预适应相关基因WDR26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波;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日汉语序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关薇;现代日本语感情表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徐以中;语音听觉反馈对言语发声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8 费惠彬;汉日话题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覃勤;日传悉昙文献与汉语中古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陈辉;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中秀明;汉语国际推广与日语国际推广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冯明岩;有关日语隐性主张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锐;日语教学中有关中日汉字的形义比较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春凤;基于礼貌理论的关于日语依赖表现的考察[D];西南大学;2012年

5 黄彩霞;日语流行歌曲歌词语言特点研究—日语歌曲与日语教学[D];西南大学;2012年

6 方江燕;有关日语中的省略现象的考察[D];宁波大学;2010年

7 和晓洁;从语用论角度看日语依赖行为中的“配虑表达”—兼与汉语相比较[D];苏州大学;2012年

8 李宁宁;从暧昧表达看日本人的“和”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秀云;“Can-do”体系在日语基础阶段教学的可行性论证[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贺大伟;论日语谓语与人称主语的限定关系[D];黑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50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750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b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