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语态与使役语态的关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2 21:15
本文关键词:被动语态与使役语态的关联性研究
【摘要】:被动与使役是两种互存关联的语态范畴,然而,目前在多语言对比的基础上对这种关联性的发生的认知机制的考察并不充分。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认知类型学的理论立场,以日语、汉语和英语为考察对象,从“句式限制”和“语义接近”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并且分析容易发生语义接近的典型性语义特征,以及句式受到限制的原因。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章作为序章,将提出本文研究的问题,并陈述本文的写作目的。第二章总结日语、汉语和英语各自关于这个问题的前人的研究结论,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从这些前人研究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被动与使役的关联性与主体的“受害性”和“施力性”两种语义特征有着重大关联。然而,这些研究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首先,被动与使役之间存在着概念上的关联性,但是这种关联性是否实际反映到语言的语义极中则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很少有前人的研究有意识地将这一点置入考虑范围。此外,对于每个个别语言来说,关于这种关联性是以怎样的不同的具体形态反映到语义极中的,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同的研究也不充分。第三章首先介绍本文援引的理论基础——认知主义范畴化与图式理论,然后介绍说明本文将使用的图示。第四章以通过BCCWJ语料库收集到的语料为基础,结合图示分析日语中容易发生被动和使役的语义接近的语义特征,得出了“S阻止具有受害性影响”的语义特征以及由其派生而来的其他语义特征,是容易发生语义接近的典型的语义特征的结论。由于在口语当中,被动与使役的语义接近未反映到语义极层面,因而使用定量分析的手法验证上述结论。第五章分析汉语的语态标记的图式,主张汉语中被动和使役的语义接近和相同标记兼表被动和使役的现象与其图式有关。与口语相同地,“S阻止具有受害性影响的事态”的语义特征上存在显著的接近现象,但是另一方面,受到汉语的语态标记的图式的影响,汉语中被动和使役的关联性又展现出其独有的性质。然后,本文总结了由语态标记构建而成的语态构式之间的关联。第六章分析英语的"have”的图式,以及受此影响的"have"兼作被动和使役标记的特有性质,并总结由语态标记构建而成的语态构式之间的关联。第七章将通过对使句式受限和引发语义接近的语言机制,总结被动与使役的概念上的关联性。最后,本文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后续研究的方向。语态是超语言的范畴,但是在每个个别语言中,其图式完全可能不同,如此一来,个别语言之中的语态展现出不同的样貌才是合乎常理的。
【关键词】:被动 使役 图式 标记兼用 语义接近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6
【目录】:
- 要旨3-5
- 中文摘要5-7
- 目次7-9
- 正文9-77
- 参考文献77-80
- 谢辞80-81
本文编号:780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780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