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日语中“あて字”的定义和性质问题

发布时间:2017-09-11 08:05

  本文关键词:日语中“あて字”的定义和性质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下字 汉字 日语 南丁 熟字 正用 国语 标记词 汉语词 中世


【摘要】:正 是日语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它涉及日语中汉字运用的问题,同汉语中的“假借字”或“通假字”有相通之处,又有与之迥然不同的地方。这种不同源自于两国语言上特别是文字、标记等方面的差异,同时也是日本的历史文化、特别是日本独特的汉字文化发展使然。 在我国一般多译做“假借字”或“借用字”等(另有“别字”之义,为“字”一种,性质上与前者稍有不同),但事实上,日语中的包罗范围甚广,构成、来源复杂,这就使得初学日语的人大多有这么一个印象:辞典上标“字”(或“借字”)的词不少,但很多词的性质、来源却不尽相同,对它的定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下字 汉字 日语 南丁 熟字 正用 国语 标记词 汉语词 中世
【分类号】:H36
【正文快照】: “南丁字”是日语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它涉及日语中汉字运用的问题,同汉语中的“假借字”或“通假字”有相通之处,又有与之迥然不同的地方。这种不同源自于两国语言上特别是文字、标记等方面的差异,同时也是日本的历史文化、特别是日本独特的汉字文化发展使然。 “南下字”在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新第;古反切今读的简捷方法试探(上)——对《广韵》反切上下字今读和被切字韵母今读关系的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 黎新第;古反切今读的简捷方法试探(下)——依据反切上下字今读推求被切字韵母今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3 陈振寰 ,刘村汉;襄阳捻语[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4 何世英 ,陈斌;“幽咽泉流水下滩”考释[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5 安家驹;盲人密语——关于mai—qa式反切语的调查[J];汉语学习;1986年06期

6 张庆凯 ,司锡光;识小篇——读董希谦、王松茂《古汉语简明读本》札记[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7 韦绍翔;反切运用中全浊声母的清化与精、见组腭化[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8 孙玉文;李贤《后汉书音注》的音系研究(下)[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6期

9 王云庆!山东;漫话古今读书联[J];秘书之友;1994年10期

10 王林清;“慢功”论质疑[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甘定中;;任脉的“络穴”探讨[A];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选编[C];1987年

2 刘健平;;谈宜兴出土的大量太清丰乐钱[A];六朝货币与铸钱工艺研究[C];2003年

3 程永德;俞瑞纲;;《介入放射学杂志》来稿写作要求(技术要求)[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4 吴洁;;《四声篇海》所引《馀文》切语与《广韵》小韵比较研究[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5 刘莹春;;试析《广韵》的反切在“开合”一门中的内部矛盾[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宝泉;谈《潘学聪草书赤壁赋》[N];中国文化报;2001年

2 罗克;避免孩子养成虚拟人格特质[N];福建科技报;2001年

3 ;驱动器与DOS兼容文件系统[N];电脑报;2002年

4 林继中;杜诗的直觉性与原始性[N];光明日报;2002年

5 王跃龙;积健为雄 返真入朴[N];美术报;2002年

6 万文武;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7 刘新宇;投资字画如何防范风险[N];北京科技报;2003年

8 殷鹏;探访洋保险招聘会[N];中国证券报;2003年

9 江苏 杨梅;索尼SRY-M73收音机的调幅改制[N];电子报;2003年

10 ;T191手机不开机故障检修一例[N];电子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金雪莱;慧琳《一切经音义》语音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蔡梦麒;《说文解字》字音注释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兰佳丽;联绵词词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晓宁;周密词创作心态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银龙;《合并字学集篇》反切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林飞;汉赋联绵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295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8295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7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