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外语文化论文 >

高职英语教师语言磨蚀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20 16:14
  语言磨蚀在高职英语教师中普遍存在,外语接触的减少或停止是外语磨蚀的根本原因。文献分析发现,高职英语教师社会身份增加、职业倦怠及职业规划缺乏等因素导致了他们的外语接触减少。该结果有助于教师更具针对性地增强其语言磨蚀抵抗能力,从语言知识与能力这个最基本点保证英语教学。 

【文章来源】: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20(0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外语磨蚀及其属性
二、高职英语教师语蚀研究
    (一)国内语蚀研究现状
    (二)高职英语教师语蚀及其特点
三、英语教师语言接触量减少之分析
    (一)社会因素:身份多样化
    (二)自身因素:专业发展意识不足
四、综合因素:职业倦怠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职英语教师发展困境的实证分析及可行性策略研究[J]. 张蓓.  课程教育研究. 2018(36)
[2]教育生态学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 朱玲.  职教论坛. 2017(35)
[3]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英语教师发展的思考[J]. 洪柏年.  辽宁高职学报. 2017(04)
[4]高职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探究[J]. 郭静.  科教导刊(下旬). 2017(03)
[5]浅谈高职学院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和应对[J]. 刘翔.  轻工科技. 2016(01)
[6]高校英语教师中存在的语言磨蚀现象及对策研究[J]. 孙峻,王艳蓉.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7]四川省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实证分析[J]. 高瑞洁.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3)
[8]国内语蚀研究十年回顾——兼评倪传斌《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研究》[J]. 赵国栋.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13(02)
[9]论语言磨蚀机制与模式[J]. 王湘云.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10]大学英语教师发展困境探析[J]. 崔大志,崔晓强.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04)

硕士论文
[1]动态系统论视阈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外语磨蚀现象实证研究[D]. 朱清华.山东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39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waiguoyuyanwenhua/3239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0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