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念形式表征的语内和语际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6 12:14
事件概念形式表征的语内、语际差异显著,表现在概念化时所启用的知识结构、文化模式和概念化手段,凸显和隐略、经济性、象似性、非直陈程度、语用效果等方面。同一事件概念同一语言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差异的理据主要为:语言生成者的知识结构、主观愿望和概念化能力不同。同一事件概念不同语言非直陈形式表征差异的理据主要为:民族文化模式和思维模式不同。表达时,生成者综合客体最吸引眼球的部分、语言、主体性、主观化、识解、主体间性、语境和文化模式等因素,选择最符合主观愿望的形式表征。
【文章来源】:外国语文. 2020,36(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事件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及其连续统的定义
1.1事件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的定义
1.2事件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的定义
2 事件概念形式表征的语内对比
2.1 事件概念形式表征的语内差异
2.1.1 同一事件概念汉语形式表征差异
2.1.2同一事件概念英语形式表征差异
2.2事件概念形式表征的语内差异理据
3 事件概念形式表征的语际对比
3.1事件概念形式表征的语际差异
3.2事件概念形式表征的语际差异理据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体认语言学的英语语法教学[J]. 王寅,王天翼. 外语界. 2019(01)
[2]汉语ABB与AABB超常典型性探讨[J]. 廖光蓉,尹铂淳.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3]知识表征研究述评[J]. 杨盛春.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2(19)
[4]论复调与反讽叙事[J]. 佘向军. 求索. 2011(12)
[5]英汉否定词的分合和名动的分合[J]. 沈家煊. 中国语文. 2010(05)
[6]从假设句的否定形式看甲骨文中的“勿”、“弜”与“不”、“弗”之别[J]. 龚波. 中国语文. 2010(02)
[7]论小说中的反讽修辞[J]. 李建军.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1(05)
硕士论文
[1]Adams直陈条件句逻辑理论研究[D]. 邹小东.南京大学 2014
[2]反讽叙事研究[D]. 谷蜜.重庆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86990
【文章来源】:外国语文. 2020,36(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事件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及其连续统的定义
1.1事件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的定义
1.2事件概念直陈和非直陈形式表征连续统的定义
2 事件概念形式表征的语内对比
2.1 事件概念形式表征的语内差异
2.1.1 同一事件概念汉语形式表征差异
2.1.2同一事件概念英语形式表征差异
2.2事件概念形式表征的语内差异理据
3 事件概念形式表征的语际对比
3.1事件概念形式表征的语际差异
3.2事件概念形式表征的语际差异理据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体认语言学的英语语法教学[J]. 王寅,王天翼. 外语界. 2019(01)
[2]汉语ABB与AABB超常典型性探讨[J]. 廖光蓉,尹铂淳.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3]知识表征研究述评[J]. 杨盛春.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2(19)
[4]论复调与反讽叙事[J]. 佘向军. 求索. 2011(12)
[5]英汉否定词的分合和名动的分合[J]. 沈家煊. 中国语文. 2010(05)
[6]从假设句的否定形式看甲骨文中的“勿”、“弜”与“不”、“弗”之别[J]. 龚波. 中国语文. 2010(02)
[7]论小说中的反讽修辞[J]. 李建军.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1(05)
硕士论文
[1]Adams直陈条件句逻辑理论研究[D]. 邹小东.南京大学 2014
[2]反讽叙事研究[D]. 谷蜜.重庆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86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waiguoyuyanwenhua/3286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