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大学德语教学中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1-04-13 12:02
德语作为大学开设的外语专业之一,其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大学德语的学生人数正正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偏重于对词汇、语法等基础语言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文化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显然,这对学生德语语言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鉴于此,教师必须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视度。本文笔者就针对大学德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文章来源】:福建茶叶. 2019,41(11)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大学德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1.1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完善德语教学的基本需要
1.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2 我国大学德语教学的基本现状
2.1 普遍采用大班教学模式
2.2 学习目标多样化
2.3 教学大纲与教学要求
3 大学德语教学中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3.1 积极运用教学媒体
3.2 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
3.3 完善德语教材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探讨大学德语教学中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 雷雅茹. 现代经济信息. 2019(20)
[2]德语语言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 吕亮平.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5(08)
[3]德语国情课程及在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J]. 杜蘅.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05)
[4]试析德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导入[J]. 刘颖.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1)
本文编号:3135260
【文章来源】:福建茶叶. 2019,41(11)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大学德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1.1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完善德语教学的基本需要
1.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2 我国大学德语教学的基本现状
2.1 普遍采用大班教学模式
2.2 学习目标多样化
2.3 教学大纲与教学要求
3 大学德语教学中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3.1 积极运用教学媒体
3.2 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
3.3 完善德语教材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探讨大学德语教学中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 雷雅茹. 现代经济信息. 2019(20)
[2]德语语言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 吕亮平.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5(08)
[3]德语国情课程及在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J]. 杜蘅.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05)
[4]试析德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导入[J]. 刘颖.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1)
本文编号:3135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waiyufanyi/3135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