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德语”课程思政实践探究
发布时间:2021-06-29 11:43
基于课堂实践提出"高级德语"课程教学要顺应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改革,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秉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围绕课程主题开拓思维,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能力、兴趣等因素巧妙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融入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之中。在提高大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他们缘事析理的能力和思想政治意识,进而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发挥本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
【文章来源】: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9,31(0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高级德语”课程简介
2 “高级德语”课程思政实践
2.1 教师为引导者, 提高自身思政素质及思政教育能力
2.2 课堂为基础, 营造思政教育场景, 挖掘思政教育元素
2.2.1 营造思政教育场景, 形成师生共鸣
2.2.2 挖掘思政教育元素, 形成教育专题
2.2.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富强
2.2.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文明
2.2.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平等
2.2.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民主
2.2.2.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
2.2.2.6 关于现代先进科技发展
2.2.2.7 学习“一带一路”的历史和现在
2.3 充分利用课外时间, 拓展思政教育机会
3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途径探究[J]. 傅荣琳. 才智. 2018(36)
[2]人文精神与高校思政课师生情感共鸣机制构建[J]. 耀军. 学理论. 2018(04)
[3]多重话语空间对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建构的影响[J]. 于智慧. 社会科学. 2017(11)
[4]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J]. 魏强,周琳.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7(03)
[5]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 高德毅,宗爱东.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1)
[6]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高德毅,宗爱东. 中国高等教育. 2017(01)
[7]大学英语课堂的思政教育渗透[J]. 冀淑辛. 海外英语. 2012(22)
[8]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看法的跟踪调查与分析[J]. 刘宗让.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2(02)
[9]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体系[J]. 唐思鲁.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03(S1)
本文编号:3256382
【文章来源】: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9,31(02)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高级德语”课程简介
2 “高级德语”课程思政实践
2.1 教师为引导者, 提高自身思政素质及思政教育能力
2.2 课堂为基础, 营造思政教育场景, 挖掘思政教育元素
2.2.1 营造思政教育场景, 形成师生共鸣
2.2.2 挖掘思政教育元素, 形成教育专题
2.2.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富强
2.2.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文明
2.2.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平等
2.2.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民主
2.2.2.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
2.2.2.6 关于现代先进科技发展
2.2.2.7 学习“一带一路”的历史和现在
2.3 充分利用课外时间, 拓展思政教育机会
3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途径探究[J]. 傅荣琳. 才智. 2018(36)
[2]人文精神与高校思政课师生情感共鸣机制构建[J]. 耀军. 学理论. 2018(04)
[3]多重话语空间对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建构的影响[J]. 于智慧. 社会科学. 2017(11)
[4]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J]. 魏强,周琳.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7(03)
[5]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 高德毅,宗爱东.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1)
[6]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高德毅,宗爱东. 中国高等教育. 2017(01)
[7]大学英语课堂的思政教育渗透[J]. 冀淑辛. 海外英语. 2012(22)
[8]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看法的跟踪调查与分析[J]. 刘宗让.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2(02)
[9]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体系[J]. 唐思鲁.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03(S1)
本文编号:32563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waiyufanyi/3256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