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指导下的科技德语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1-08-21 14:10
在新国标的指导下,"分类发展"与"特色定位"成为国内德语专业新时期发展的重心,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专业定位,走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本文结合理工类高校特点,对上海理工大学德语专业的改革历程做简要总结,对在新形势下创建的科技类德语语言教学体系进行介绍和分析。
【文章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12)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改革基础与背景
三、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 优化“语言类”、“专业语言类”与“专业类”的课程比例
(二) 构建分层、分类的“科技德语”课程体系
(三) 打造坚实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德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及改进之建议[J]. 杜卫华. 人力资源管理. 2014(12)
[2]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探讨[J]. 万云慧. 教育与职业. 2014(21)
[3]学习动机与毕业去向对德语本科课程学习的影响——以上海理工大学德语专业本科生为例[J]. 王丹若. 现代妇女(下旬). 2013(11)
[4]德语专业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实践[J]. 贾文键. 中国大学教学. 2013(07)
本文编号:3355751
【文章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12)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改革基础与背景
三、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 优化“语言类”、“专业语言类”与“专业类”的课程比例
(二) 构建分层、分类的“科技德语”课程体系
(三) 打造坚实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德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及改进之建议[J]. 杜卫华. 人力资源管理. 2014(12)
[2]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探讨[J]. 万云慧. 教育与职业. 2014(21)
[3]学习动机与毕业去向对德语本科课程学习的影响——以上海理工大学德语专业本科生为例[J]. 王丹若. 现代妇女(下旬). 2013(11)
[4]德语专业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实践[J]. 贾文键. 中国大学教学. 2013(07)
本文编号:3355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waiyufanyi/3355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