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框架下德语语言的象似性特征分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7 06:28
认知语言学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是在结合了语言学,体验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基础上综合建立起来的、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也是语言学研究进入后现代人本主义观的集中体现,其中语言与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象似性"是当下国内外十分重要且具有前沿代表性的研究领域。传统语言学主要因深受索绪尔(Saussure)及乔姆斯基(Chomsky)等人的影响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深陷于客观主义哲学观之中,后得益于认知语言学中"现实—认知—语言"的原则,传统以结构形式主义及客观主义分析语言观念得以逐步被推翻,使落后于文学及翻译改革的语言学改革迈上了后现代理论研究的新台阶,论文将以认知语言学为框架背景,尝试探索分析语言的象似性原则在德语语言中的具体体现及分类,突破一般研究基于英语及中文的语言研究为载体的局限,在以小语种,多语种,跨语种为研究素材的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研究领域中尝试开启新的研究思路。
【文章来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4(1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德语语言的象似性的分类表征
1.1 次序象似性
1.2 距离象似性
1.3 数量象似性
1.4 参照类比象似性
1.5 范畴标记象似性
2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隐喻与象似性》简介 [J]. 林书武. 国外语言学. 1995(03)
本文编号:3539563
【文章来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4(1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德语语言的象似性的分类表征
1.1 次序象似性
1.2 距离象似性
1.3 数量象似性
1.4 参照类比象似性
1.5 范畴标记象似性
2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隐喻与象似性》简介 [J]. 林书武. 国外语言学. 1995(03)
本文编号:35395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waiyufanyi/3539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