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小语种论文 >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在意大利政治演讲稿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4-08 04:50
【摘要】:修辞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门有关说服的艺术。亚里士多德把修辞学定义为“在每一件事上发现可用的说服手段的能力”。古典修辞学系统地阐述了说服的方式:演讲五艺(觅材取材、谋篇布局、文体、记忆、发表)和三种修辞模式(政治、宣德、法庭)。当代西方新修辞学在修辞与哲学结合发展的基础上,把凭直觉的、实用的、规定性的实践技能到系统的、描写性的学术思考。传统修辞学被看作是阐释真理的一种有用工具,而新修辞学重新审视了修辞与真理的关系,认为在人类事务中,修辞学是一种了解事物的方式:具有认知性。西方新修辞学从社会符号学的视角将话语理解成为社会行为,是发话人、主题以及受众在社会情境中的互动。作为社会互动性实践,修辞话语对人类情感与行为动机进行编码,对情景命名与定义,赋予话语社会符号学性质的意义,使人、思想、情景互相适应,从而推动主体间理解,人与环境的融合。本文通过回顾以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为代表的古典修辞学发展历程,以意大利Matteo Renzi及Beppe Grillo通过数字媒体等渠道发表的政治相关文本为例,对数字媒体政治讲稿的形式、内容系统解构,挖掘演讲人的修辞动机和修辞目的,从修辞学视角分析如何展开政治活动,分析新亚里士多德修辞学在意大利政治演讲稿中的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7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中和;;语言的功能与修辞学研究——逻辑修辞学初探[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2 鹿晓燕;高万云;;修辞学研究方法论之变革[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3 姚芮玲;;浅议修辞学研究对当代文章学发展的双重意义[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宗廷虎;;修辞学研究中的旧蕾新葩——喜读《反璞集》[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董印其;修辞学研究历史回顾及发展趋势[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吉益民;国内修辞学研究的特点及走向述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骆小所;21世纪中国修辞学研究的出路和发展[J];学术探索;2001年05期

8 韩庆玲;模糊修辞学研究综述[J];修辞学习;1998年02期

9 姚亚平;世纪之交的学科发展与修辞学研究的三大原则[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5年02期

10 徐炳昌;;江苏省修辞学研究会学术年会在扬州召开[J];当代修辞学;199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国际修辞学研究》(第三辑)出版[A];国际修辞学通讯(2015年第2期,总第6期)[C];2015年

2 ;《国际修辞学研究》(第2辑)出版[A];国际修辞学通讯(2008-2015)[C];2015年

3 ;《国际修辞学研究》(第3辑)征稿[A];国际修辞学通讯(2008-2015)[C];2015年

4 ;《国际修辞学研究》等学术著作出版信息[A];国际修辞学通讯(2008-2015)[C];2015年

5 ;《国际修辞学研究》(第3辑)征稿[A];国际修辞学通讯(2008-2015)[C];2015年

6 ;《国际修辞学研究》(第3辑)即将出版[A];国际修辞学通讯(2008-2015)[C];2015年

7 ;《国际修辞学研究》(第三辑)出版[A];国际修辞学通讯(2008-2015)[C];2015年

8 郑荣馨;;大力倡导修辞学研究的辩证法——兼论中国修辞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9 郑颐寿;;简评台湾修辞学研究之“广”与“深”[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10 谭笑;刘兵;;科学史中修辞学的三种主要形态研究[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陈光磊;修辞学研究的重大转向和修辞学人社会责任的重新觉醒[N];语言文字周报;2018年

2 严云受;开拓修辞学研究空间[N];光明日报;2002年

3 美国俄勒冈大学 大卫·弗兰克;国家修辞的核心是说服而非武力[N];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宗廷虎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修辞学会及华东修辞学会顾问;语言和谐与社会和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张虹倩;胡范铸与“国家话语生态研究”[N];语言文字周报;2018年

6 宗廷虎 复旦大学中文系;忆望道先生二三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渊;中国修辞学研究转型论纲[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福红;亚里士多德修辞学在意大利政治演讲稿中的应用[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年

2 田恒飞;新亚里士多德修辞学视角下《第十二夜》的翻译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7年

3 林晓飞;新闻话语的修辞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4 向阳;作为修辞的新闻语体[D];西北大学;2007年

5 吴志伟;奥巴马总统竞选演讲稿修辞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史音;林夕歌词的修辞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朱啸天;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府信息发布修辞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云;论言语行为得体性的概念[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周瑞;文化视角下的情感隐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10 张丽;壮语词语形象色彩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18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2618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0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