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越“一点儿”的句法语义对比
发布时间:2020-05-04 09:28
【摘要】: 汉语和越语的“一点儿”,具有很多语法功能,他们分别可以和NP, AP,或者VP搭配在句子中充当不同的语法功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意义。汉语和越语的“一点儿”具有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容易犯各种错误,比如,混淆他们的用法,放错他们在句子中的位置,等等。本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研究: 零、引言。这部分主要是明确研究选题缘由,汉越“一点儿”相关研究概况,本文的任务、方法及语料。 一、汉语的“一点儿”。这部分通过对汉语“一点儿”和NP, AP,或者VP搭配在句子中所体现的意思,特征及其不对称性进行研究分析体现了汉语“一点儿”与述人类形容词的共现规律,与述非人类形容词的共现规律,与程度副词的共现,与时间副词的共现。当“一点儿”与NP结合时,“一点儿”限制NP的数量和范围。“一点儿”在NP前时,从数量上限制NP的语义量;“一点儿”在NP后时,限制NP表示出的空间语义量。当“一点儿”与VP结合时,“一点儿”限制VP的变化量,“一点儿”在VP前时,表示强调,通过对极小量的否定来实现完全否定。“一点儿”在VP后时,如果VP是光杆动词,因为它具有动词内部的变化过程,“一点儿”限制表示变化的语义量;如果VP是复杂动词,“一点儿”对这种动词结构体现出的静态或位移的变化量进行限制。当“一点儿”与AP结合时,“一点儿”限制AP的程度量。“一点儿”在AP前时,表示强调;如果“一点儿”在AP后时,对AP表现出的程度量进行限制。 二、越语的“m?t chút”。这部分笔者对越语“一点儿”和NP、AP、或者VP搭配在句子中所体现的意思,特征及其不对称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当“m?t chút”与NP结合时,“m?t chút”限制NP的数量和范围。“m?t chút”只能出现在NP前,从数量上限制NP的语义量;而不会出现在NP后。当“m?t chút”与VP结合时,“m?t chút”限制VP的变化量,“m?t chút”在VP前时,表示强调。“m?t chút”限制表示变化的语义量;如果VP是复杂动词,“m?t chút”对这种动词结构体现出的静态或位移的变化量进行限制。当“m?t chút”与AP结合时,“m?t chút儿”限制AP的程度量。“m?t chút”在AP后时,表示强调;如果“m?t chút”在AP前时,对AP表现出的程度量进行限制。 三、汉语的“一点儿”与越语的“m?t chút”对比。在这部分中,笔者对汉语和越语的“一点儿”的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做了比较。分别从意义,句法和在句子中的位置和用在比较句中的用法分析了他们的相同点。通过分析他们的词性用法及搭配位置还有在句子中的位置,的出他们的不同点。越数量短语“一点儿”之间既有许多相同点,也有不为少不同之处的。为什么是这样呢?我们认为之所以有许多相同点,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越中两国山水相连,两国人民往来很多,关系密切,文化交流源流长。远在中国秦汉时期,汉字就已经开始传入越南。其后,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期里,汉字曾被作为越南的正式文字。可见,汉语对越语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正是这种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再加上从语言的类型来说,越语和汉语都是同一种类型的语言——孤立语。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不是通过形态变化而是通过语序,虚词等手段来表示的,因而汉语的词汇,语法一旦进入越语就很容易适应越语本身的要求,为越语所吸收。这正是汉语跟越语之间,其中数量短语特别有许多相同点的重要原因之一。至于不同点的原因,这是因为从语言的谱系分析来看,越语属于南亚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语系不同。反映在语法上,肯定是各有各的特点。 四、越南学生习得“一点儿”常见的偏误现象。首先,笔者归纳了越南学生经常犯的错误类型,其次分析了原因,如,数量短语位置不当,不能分别“一点儿”与“有点儿”的用法,不能分别“一点儿”与“有点儿”的用法,数量短语作其它成分的位置不对。并从汉语教材和帮助学生克服母语的影响方面提出了教学建议。 五、结语。这部分对全文的主要观点通过文化,历史和各自的语系特点进行总结,得出他们各自的特点。我们在简析汉越数量短词“一点儿”教学难点时,发现越中学生在学习对数量词的主要难点之一往往是受其母语语法规律“负迁移”的影响造成的。为此,要突破因母语语法规律“负迁移”的影响而产生的教学难点,需要对汉越双语数量短语“一点儿”进行对比研究,理出汉越双语数量短语的异同点,才能有的解决难点的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H146.2;H44
本文编号:2648331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H146.2;H4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虹;汉语动态助词与相应缅语的对比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48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2648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