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小语种论文 >

中韩隐喻表现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3 15:38
【摘要】: 本论文通过对韩国语和汉语中情感隐喻的对比分析,旨在揭示中韩两种语言中感情隐喻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探求形成这种异同的语言和文化因素。 隐喻作为一种日常的语言手段,广泛存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隐喻已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问题,而是成为一种思维的方式,是我们人类认识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 情感是看不到又摸不着的一种抽象概念,常常通过隐喻或者换喻的方式来表达。虽然情感隐喻本是源于人类对情感的身体体验,具有普遍性,但在各文化的背景下,情感隐喻的概念化在各个国家的语言之间又存在着差异。例如,愤怒这一情感的隐喻,“愤怒是火”的隐喻是在多种语言中都存在的隐喻现象,这种共同点是来源于人类生理和身体机能的相似性。而“愤怒是气”则是在汉语中所特有的愤怒隐喻现象,在汉语中把愤怒的情感概念化成为“气”,这反映了中国人的传统哲学以及中医学的文化对“气”的信仰。 本论文通过对韩国语与汉语的喜,怒,哀,乐四种人类的基本情感的比较发现,两种语言中对情感的概念化方式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但在更具体的层面上进行对比时则存在着一些不同点。 本论文包括绪论在内的五章构成。 第一章绪论部分说明了研究的必要性与研究目的。 第二章是隐喻理论部分,分别对传统的隐喻理论和认知隐喻理论进行了说明。 第三章是情感理论部分,对情感的概念,分类,情感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情感隐喻的具体考察。 第四章对韩国语和汉语中出现的喜悦,悲伤,愤怒,恐惧四种情感隐喻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相同点及不同点。 第五章为结论部分。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H15;H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萃;从英汉表情感的成语看英汉情感隐喻的共性[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2 牛丽红,林艳;从概念理论看俄汉情感隐喻[J];外语研究;2005年01期

3 范兆霞;;汉语中的情感隐喻表达[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6期

4 韩清民;英语中情感隐喻及其系统研究[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5 陈晓红;英语表达“愤怒”的情感隐喻[J];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6 束金星,徐玉娟;从隐喻式认知看情感隐喻[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秦耀咏;英、汉情感隐喻认知比较[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谭梅芳;赵利群;;从隐喻认知看情感隐喻[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07期

9 陈家旭;英汉语“悲伤”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J];民族论坛;2005年06期

10 高琳;文化模式中愤怒隐喻的解读[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俊丽;;A Comparative Study of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of Sadness in English and Chinese[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蕾;中韩隐喻表现对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王小红;以《蝴蝶梦》为语料的恐惧情感隐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高琳;[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4 廖世军;基于认知互动观的情感隐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渊媛;《围城》情感隐喻认知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6 罗洛;情感隐喻“悲”的概念化[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莹梅;英语中“悲伤”情感隐喻的类别和实质研究[D];宁波大学;2010年

8 李松蔓;汉、英语情感隐喻对比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成晓军;英汉情感隐喻的对比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郭燕;英汉恐惧情感隐喻表达的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95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2695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1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