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小语种论文 >

高中《朝鲜语文》教科书外来语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5 08:38
【摘要】:众所周知,目前通过各种渠道,如电视节目,报刊,文学作品,牌匾等,越来越多的外来语渗透到我们的生活。根据此现象,调查研究最具有典范性和规范性的朝鲜语文教科书,在外来语使用问题上显示出怎样的特征是有深厚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到目前为止,专门考察朝鲜族高中朝鲜语文教科书外来语的论文几乎为零,本论文的独创性之处就在于此。 本论文以现用高中朝鲜语文2009新版教材(必修)为中心,考察中国朝鲜族高中朝鲜语文教材外来语使用现状。通过考察展示教材中外来语使用特征,发掘其发展规律,预测在今后学生使用外来语方面的影响。不是以批评为目的而是以科学的态度分析优缺点并找出其原因,揭示其发展趋势。 通过调查,得出以下结果。 在两篇以上课文里出现的同一个外来语普通名词中,占多数的是生活用语;固有名词中,占多数的是地名。教科书外来语所有普通名词中,自然科学用语占多数。 出现频度较高的大多数外来语的出处是科学技术说明文。 外来语原语中,占多数的是英语。这说明我们的生活受以英语为中心的英美文化的影响相对比较大。 通过考察,发现如下优缺点。 优点: 1)外来语的出现范围并不广。 2)在对处理韩国文学作品外来语问题上,虽然并没能完全统一标记法,但有欲统一标记法的痕迹。 不足之处: 1)忽视了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规律-循序渐进的规律,在1-4册四本必修教科书中,外来语的出现频度呈现基本逐步减少的趋势。 2)外来语的标记法得不到统一,致使学生学习外来语时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3)因教科书中未收录南北离散之后的朝鲜文学作品,学生找不到现阶段朝鲜文学作品外来语使用问题的相关信息。 4)在朝鲜语词汇系统中,有些外来语有相对应的固有朝鲜语和汉字语,但仍使用了外来语。据此,笔者在本文中具体探讨了其改善方案。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慧;生活用语美语秀[J];英语知识;2005年07期

2 凌步梅;王晓兰;;日常生活用语[J];小学生之友(阅读写作版);2006年03期

3 丛文;;最好用的22句日常生活用语[J];中学课程辅导(初二版);2006年07期

4 徐振芳;;最常用的生活用语[J];中学英语园地(初一版);2006年11期

5 张一德;法语缩略词的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78年01期

6 桂诗春;英语某些新词的产生及其社会背景[J];现代外语;1978年02期

7 李耀仙;;孔子天命论思想之我见[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2期

8 陈畅;;啊啵!飞跃的彝寨[J];音乐世界;1979年02期

9 刘镰力;在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语言的实践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3期

10 周宗武;;略谈法语省略句的一般用法[J];外语教学;198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高翔;王安俊;贾成刚;;谈气象短信的发展[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公共气象服务论坛——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科普工作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全面建设小康,引智当先行[A];纪念邓小平《利用国外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重要谈话二十周年征文集[C];2003年

3 杨扬;;语言和语言之外的世界—评《地球上的王家庄》[A];200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3年

4 李丽华;王静;;新疆少数民族推广普通话的现状与对策[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美娟;安志伟;鞠松柏;柴俊海;;农业有机食品的发生和发展[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6 焦敬东;;学生词典中提供文化信息的途径和方法[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朱卡林;;浅谈聋儿康复护理[A];肢体伤残康复与护理学术论文集[C];1995年

8 郑美莺;;网络语言刍议[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一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小鲁;人身保险条款通俗化的风险控制[N];中国保险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俞瑾;谁动了我们的汉语[N];成都日报;2005年

3 王致诚;食品营销广告的超值文化[N];中国工商报;2001年

4 安民;要善于“借船出海”[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5 黎萍;慎重隔代家教[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王劲松;全新的英语学习模式[N];光明日报;2002年

7 于淼;规范网络语言引争议[N];工人日报;2005年

8 王文;超值文化:食品营销广告创造新利润[N];经理日报;2004年

9 朱泉峰;“网语”非“语”?[N];计算机世界;2005年

10 吴锦勋;挖掘品牌的DNA[N];民营经济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波;模糊词语正确解码和灵活运用探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2 谷晓翠;对《展望未来》英语教材的评价[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谢晓鸣;网络词语产生的隐喻机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坡;畸人的“尖叫”[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6年

5 梁军童;英语习语教学中的循环法[D];山东大学;2006年

6 贺宁;英汉网络语言中隐喻的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晏丽芝;外向型汉英词典中的文化信息[D];厦门大学;2006年

8 夏智慧;中日两国佛教语考察[D];吉林大学;2007年

9 袁莹;军事用语中的区别词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10 吴茜;概念隐喻在中英文经济分析语篇中的对比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56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2756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e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