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小语种论文 >

壮泰趋向动词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9 19:17
  趋向动词代表着一个民族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壮、泰语中的趋向动词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本文运用对比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两种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把趋向动词分为单纯式和复合式两种,找出两者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其异同的原因,以此说明两者语言、文化在历史上的渊源。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关于趋向动词;第三章,壮、泰语趋向动词本体比较研究;第四章,壮、泰语趋向动词异同的原因探析。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壮泰民族和壮泰语
    第二节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 国内外壮、泰语趋向动词研究现状
        二、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 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关于趋向动词
    第一节 趋向动词的衍生和发展
    第二节 趋向动词的语法功能
        一、 句法
        二、 语义
        三、 语用功能
第三章 壮泰趋向动词本体比较
    第一节 壮泰语趋向动词分类研究
    第二节 壮泰单纯式趋向动词本体对比研究
        一、 壮泰上下类单纯式趋向动词本体对比研究
            (一)壮泰语上类单纯式趋向动词
                1、壮语上类单纯式趋向动词
                2、泰语上类单纯式趋向动词
                3、小结
            (二)壮泰语下类单纯式趋向动词
                1、壮语下类单纯式趋向动词
                2、泰语下类单纯式趋向动词
                3、小结
        二、 壮泰进出类单纯式趋向动词本体对比研究
            (一)壮泰语进类单纯式趋向动词
                1、壮语进类单纯式趋向动词
                2、泰语进类单纯式趋向动词
                3、小结
            (二)壮泰语出类单纯式趋向动词
                1、壮语出类单纯式趋向动词
                2、泰语出类单纯式趋向动词
                3、小结
        三、 壮泰(回)来去类单纯式趋向动词本体对比研究
            (一)壮泰语回类词单纯式趋向动词
                1、壮语回类单纯式趋向动词
                2、泰语回类单纯式趋向动词
                3、小结
            (二)壮泰语去类单纯式趋向动词
                1、壮语去类单纯式趋向动词
                2、泰语去类单纯式趋向动词
                3、小结
            (三)壮泰语来类单纯式趋向动词
                1、壮语来类单纯式趋向动词
                2、泰语来类单纯式趋向动词
                3、小结
            (四)壮泰语来去类单纯式趋向动词的语法特征
    第三节 壮泰复合式趋向动词本体对比研究
        一、 壮泰上下类词复合式趋向动词本体对比研究
            (一)壮泰上类词复合式趋向动词
                1、壮泰“上来”复合式趋向动词
                2、壮泰“上去”复合式趋向动词
                3、小结
            (二)壮泰下类词复合式趋向动词
                1、壮泰“下来”复合式趋向动词
                2、壮泰“下去”复合式趋向动词
                3、小结
        二、 壮泰进出类复合式趋向动词本体对比研究
            (一)壮泰进类词复合式趋向动词
                1、壮泰“进来”复合式趋向动词
                2、壮泰“进去”复合式趋向动词
                3、小结
            (二)壮泰出类词复合式趋向动词
                1、壮泰“出来”复合式趋向动词
                2、壮泰“出去”复合式趋向动词
                3、小结
        三、 壮泰(回)来去类复合式趋向动词本体对比研究
            (一)壮泰回类词复合式趋向动词
                1、壮泰“回来”复合式趋向动词
                2、壮泰“回去”复合式趋向动词
                3、小结
            (二)壮语有、泰语没有的回类词复合式趋向动词
                1、壮语“过来”复合式趋向动词
                2、壮语“过去”复合式趋向动词
        四、 壮泰语复合式趋向动词对比分析
第四章 壮、泰语趋向动词异同的原因探析
    第一节 壮、泰语趋向动词相同点探析
    第二节 壮、泰语趋向动词不同点探析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泰语中的英语源意译词初探[J]. 易朝晖.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05)
[2]壮语动词语法化探因[J]. 覃晓航.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6(06)
[3]试论壮语动词的形态[J]. 韦景云.  民族教育研究. 1999(S1)
[4]壮语动词的前冠后附构词法[J]. 韦达.  民族语文. 1997(04)
[5]中国壮侗语诸族与泰国泰族文化共性初探[J]. 梁庭望.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1996(04)
[6]壮侗语趋向补语的起源和发展[J]. 曹广衢.  民族语文. 1994(04)
[7]谈趋向动词的句法功能——同张志公先生商榷关于“趋向合成谓语”问题[J]. 常纯民.  齐齐哈尔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02)



本文编号:3108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3108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9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