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口”字的汉泰成语探析
发布时间:2021-06-08 22:05
转喻和隐喻是被公认的人类基本思维方式,且人类以人体部位及其器官为认知的参照点。本文从转喻和隐喻理论对含"口"汉成语进行探讨以期发现语言的认知规律及成因。本研究表明,汉语中能够体现出"以身喻心"和"以物喻心"的认知思维,这证明了认知思维的普遍性。此外,汉泰成语的隐喻和转喻系统的认知模式构建,有部分是基于转喻、隐喻以及转隐喻连续系统三种类型认知运作,且转隐喻连续认知系统往往建于转喻认知的基础上。
【文章来源】: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9,39(01)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理论依据
二、语料说明
三、含“口”字的汉泰成语对比分析
1. 功能范畴
2. 抽象范畴
四、综合分析与讨论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认知隐喻视阈下壮泰谚语词语选用特点比较[J]. 阳亚妮.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2]汉越“口/嘴”成语的隐喻认知对比分析[J]. 阮氏金香,杨金华. 国际汉语学报. 2015(02)
[3]汉语“口”和韩语“■”的认知对比分析[J]. 宗守云,章梅.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4(05)
[4]英语“mouth”与汉语“口、嘴”词汇的隐、转喻认知对比[J]. 徐银.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5]汉语“口”的隐喻认知机制研究[J]. 许颖欣.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03)
[6]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 王寅.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01)
[7]论汉语“心”的隐喻认知系统[J]. 吴恩锋.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4(06)
本文编号:3219294
【文章来源】: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9,39(01)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理论依据
二、语料说明
三、含“口”字的汉泰成语对比分析
1. 功能范畴
2. 抽象范畴
四、综合分析与讨论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认知隐喻视阈下壮泰谚语词语选用特点比较[J]. 阳亚妮.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2]汉越“口/嘴”成语的隐喻认知对比分析[J]. 阮氏金香,杨金华. 国际汉语学报. 2015(02)
[3]汉语“口”和韩语“■”的认知对比分析[J]. 宗守云,章梅.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4(05)
[4]英语“mouth”与汉语“口、嘴”词汇的隐、转喻认知对比[J]. 徐银.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5]汉语“口”的隐喻认知机制研究[J]. 许颖欣.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03)
[6]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 王寅.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01)
[7]论汉语“心”的隐喻认知系统[J]. 吴恩锋.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4(06)
本文编号:32192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3219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