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小语种论文 >

韩国中小学生母语环境下“了”字习得的中介语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09 19:56
  作为普通话中一个用法复杂的虚词,“了”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是个难点。从教的角度看,由于学术界对其语法意义及基本用法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如何对各家理论择善而从并在教学上探索出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学方法就成为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从“学”的角度来说,由于年龄段的不同、学习环境不同,学生在习得汉语普通话的过程中所面对的困难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语言环境下学生“了”字的习得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研究。本文即打算以韩国中、小学生在自己母语环境下习得“了”字用法过程中出现的中介语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习得中出现的偏误情况,归纳偏误的类型、探讨偏误产生的原因,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建议。全文分三个部分如下展开:第一部分为“引论”。这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以及目前学术界在“了”字本体研究及教学探讨方面的学术现状。其次是,利用较大规模平衡语料库LCMC对“了”字的使用频率加以分析,试图在此基础就“了”字的分合、语法意义、用法特点以及本体研究与教学的关系等问题得出一套具有操作可行性的看法。第三,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就汉、韩语在时、体表达系... 

【文章来源】: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一、引论
    1.1 本文目的
    1.2 文献综述
        1.2.1 “了”字的本体研究现状
        1.2.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了”字的习得研究
    1.3 “了”字的语法意义及用法再探讨
        1.3.1 利用LCMC 对虚词“了”字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1.3.2 对于“了”字分合问题的再探讨
        1.3.3 “了”字语法意义的教学探讨
        1.3.4 频率调查对“了”字用法教学的启示
    1.4 汉韩时体表现形式的对比分析
二、韩国学生“了”字使用的中介语语料分析
    2.1 中介语理论及本文语料说明
        2.1.1 “中介语”及“中介语”理论
        2.1.2 本文所用中介语语料的情况说明
    2.2 合法的“了”字句使用情况分析
        2.2.1 固定句式的套用(标记为RT)
        2.2.2 无意识的重复(标记为RW)
        2.2.3 其他(标记为R)
        2.2.4 本节小结
    2.3 “了”字使用的偏误类型
        2.3.1 “了”字的漏用(标记为EM)
        2.3.2 过度使用(标记为EA)
        2.3.3 位置错误(标记为EP)
        2.3.4 小结
    2.4 偏误出现的原因分析
        2.4.1 尚未了解“了”的基本语法意义(标记为CN)
        2.4.2 动词时制词尾与“了”字的对应替换(标记为CE)
        2.4.3 结构位置相同或相似而导致的混用(标记为CD)
        2.4.4 误解句子的语义类型而导致的偏误(标记为CG)
        2.4.5 否定形式引发的问题(标记为CM)
        2.4.6 其它原因(标记为CO)
        2.4.7 各种原因的综合作用
    2.5 影响偏误出现的一些外部因素
        2.5.1 语言干扰(标记为FD)
        2.5.2 二语学习者的策略(标记为FS)
        2.5.3 教学的不足(标记为FH)
        2.5.4 个体因素
三、结语:初步的教学建议及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3.1 初步的教学建议
        3.1.1 确立汉语时体观念
        3.1.2 着重用法的讲解
        3.1.3 模仿练习及时纠正
        3.1.4 增加任务为基础的交际练习
        3.1.5 句型训练
        3.1.6 易错处提醒
    3.2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3.2.1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3.2.2 有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韩国学生对“了”的误用及其原因[J]. 崔立斌.  语言文字应用. 2005(S1)
[2]汉语体标记“了、着”为什么不能强制性使用[J]. 吴福祥.  当代语言学. 2005(03)
[3]“没”和“了”共现的句法条件[J]. 金立鑫.  汉语学习. 2005(01)
[4]也谈“了2”的语法意义[J]. 彭小川,周芍.  学术交流. 2005(01)
[5]通过汉俄对比看“了1”的常体意义[J]. 张家骅.  当代语言学. 2004(02)
[6]韩国学生学习汉语“了”的常见偏误分析[J]. 韩在均.  汉语学习. 2003(04)
[7]如何体现“变化”——关于句尾“了”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接口[J]. 谭春健.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3(03)
[8]“S了”的时体意义及其句法条件[J]. 金立鑫.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3(02)
[9]界变"论——关于现代汉语"了"及其相关现象[J]. 张黎.  汉语学习. 2003(01)
[10]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解说[J]. 刘勋宁.  世界汉语教学. 2002(03)

硕士论文
[1]现代汉语动态助词“了”“着”“过”的对韩教学研究[D]. 薛晶晶.广西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32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3332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4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