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小语种论文 >

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4 09:49
  人体词语是人类语言的基本词汇之一,而人体隐喻也是人类最为普遍的思维方式之一。人类认识世界是从自身开始的,并以自身作为衡量世界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类语言的发展,都是从“自身”开始的。人类把对人自身的认知类推到外部世界事物上,外部世界以拟人化的命名或描述。反过来,人类也把对外部世界的认知类推到人的自身,用外界事物给人体部位和器官命名或加以描述。这些人体隐喻及其成果是人体隐喻最为基本的类型。人类的认知活动来源于身体经验。一方面,不同民族的身体经验可以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可以假设人体隐喻概念系统是有普遍性的,而另一方面,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影响人们的认知体验,因此我们又有理由推论,不同文化的人体隐喻概念系统中存在着差异。问题是,不同的语言文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表现出人体隐喻概念系统的异和同,本文拟通过对汉、越两种语言的人体名词各方面对比来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在综合运用词汇学、语义学、认知语言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主要采用对比研究方法、描写与解释结合法、定性和定量结合法,对人体名词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探讨。除结语外,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了人体隐喻在人类语...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人体隐喻的普遍性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不足之处
    1.3 本研究的意义、目标、方法
        1.3.1 选题意义
        1.3.2 研究目标及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考察范围
    1.5 语料说明
第二章 隐喻对比的理论基础
    2.1 隐喻的实质
    2.2 概念隐喻理论
        2.2.1 映射
        2.2.2 相似性联想
        2.2.3 意象图式
        2.2.4 人体的意象图式
    2.3 概念转喻
        2.3.1 转喻的实质
        2.3.2 转喻的认知分类
        2.3.3 转喻和隐喻的互相作用
    2.4 认知经验理论
        2.4.1 身体经验
        2.4.2 经验理论的认知观
        2.4.3 人体范畴
    2.5 隐喻的具体表现形态
    2.6 隐喻的语言类型
    2.7 隐喻与文化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越语人体名词语义对比研究
    3.1 人体名词的词义系统
        3.1.1 人体名词的本义
        3.1.2 人体名词的隐喻义
    3.2 汉越人体名词的多义性对比
    3.3 汉越人体名词转义机制对比研究
        3.3.1 汉、越人体名词词义隐喻性对比
        3.3.2 人体名词词义的转喻性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越人体名词的的转喻对比研究
    4.1 人体名词转喻的词语指称表现
    4.2 人体名词转喻的语法表现——人体名词转类对比研究
        4.2.1 人体名词与动词之间的转类
        4.2.2 人体名词与形容词之间的转类
        4.2.3 人体名词与量词之间的转类
        4.2.4 结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越语人体名词的隐喻对比研究
    5.1 汉越语人体隐喻机制与类型对比
        5.1.1 人体隐喻的机制
        5.1.2 人体隐喻类型
        5.1.3 汉、越语人体名词的隐喻机制与类型对比
        5.1.4 小结
    5.2 汉越人体名词映射模式对比
        5.2.1 从人体域到非人体域的隐喻映射
        5.2.2 非人体域映射于人体域
        5.2.3 人体域内部映射
        5.2.4 汉越人体名词隐喻映射模式的异同
        5.2.5 结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汉越人体名词的空间、容器、时间、情感隐喻对比研究
    6.1 汉越人体名词的空间隐喻认知对比
        6.1.1 人体名词的方位隐喻
        6.1.2 汉语和越南语人体方位隐喻共性分析
        6.1.3 汉语人体名词空间隐喻的个性—空间隐喻下的人体名词的语法化现象
        6.1.4 小结
    6.2 汉越人体名词的容器隐喻对比
        6.2.1 人体的容器特性
        6.2.2 汉越人体容器隐喻共性
        6.2.3 汉越人体的容器隐喻个性
    6.3 汉越人体名词的时间隐喻对比
        6.3.1 人体时间隐喻的认知探索
        6.3.2 汉越人体名词的时间隐喻共性分析
        6.3.3 汉越人体时间隐喻的个性分析
    6.4 汉越人体名词的情感概念隐喻对比
        6.4.1 喜
        6.4.2 怒
        6.4.3 哀
        6.4.4 惧
        6.4.5 人体情感的认知解释与对比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3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本文编号:3494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3494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5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